2025 年中国部分景点被认为 “坑”,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 个别从业者违规经营
- 强制消费:部分景区内商家或周边人员存在强制游客消费的行为。例如,2025 年 1 月 26 日,有游客反映在厦门旅游时,所报的纯玩游旅行套餐实际行程中多了许多购物环节,并且因没有消费被导游讥讽。还有在鼓浪屿,有假导游冒充志愿者,带游客走 “免费捷径” 后强制消费珍珠馆。
- 私自收费:2025 年 3 月,海南陵水清水湾自由灯塔景点被曝存在个别社会人员擅自设置违规摄影收费项目的情况。
- 诱导消费:一些景区内商铺诱导游客消费,如重庆部分景区周边存在 “黄牛” 带路、拉客拍照,景区附近 “黑车”“黑导” 等现象,影响游客体验。
- 景区管理不完善
- 服务质量问题:部分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设施设备不足,未公布关闭项目信息,指引标识不合理,未按规定时间开园或闭园等。比如重庆 2024 年 A 级景区类投诉中,就有不少涉及此类问题。
- 票务及配套问题:包括景区门票退订纠纷,未执行优待政策,未公示另行付费项目等票务问题,以及景区内交通车排队时间长,景区停车困难等旅游交通问题。
- 过度商业化
- 门票虚高:一些景区门票价格与实际景观价值不匹配,如三亚天涯海角景区,有游客认为花 100 多元门票进去只能看到两块刻字石头和普通沙滩,拍照 10 分钟就可搞定,且景区人挤人,还有诸多附加消费。
- 商业氛围浓厚:部分景区内纪念品店、商铺扎堆,如武汉黄鹤楼景区内纪念品店众多,商业气息盖过文化味;连云港花果山景区西游元素靠塑料雕像硬凑,景区大而散,体验感不佳。
- 虚假宣传
- 景观 “照骗”:部分景区宣传图片与实际景观差异较大,游客到达后感觉上当受骗。比如一些网红景点实际景色普通,与宣传中的美景相差甚远。
- 夸大特色:夸大景区的特色或文化内涵,实际体验却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像一些以历史文化为卖点的景区,实际的文化展示和讲解服务却不到位,游客无法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过,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 2025 年中国所有景点都 “坑”,大部分景区还是注重游客体验,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而且,对于景区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和整治,以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