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4桥是什么景点

2025-01-28 01:25:24  阅读 16 次 评论 0 条

扬州二十四桥是瘦西湖风景区内的著名景点,以下将从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维度展开介绍:

历史渊源

名称由来 :二十四桥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关于其名字来源,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一说是隋炀帝月夜时让二十四名宫女立于桥上吹箫,由此得名;还有说法称古代有为桥梁制订编号的传统,二十四桥就是古扬州时编号为二十四的桥 。

历史变迁 :二十四桥最早设立于隋朝,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对桥位置、数量进行了详细记载,至南宋时期学者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记述二十四桥已不可考。现今的二十四桥是 1986 年国家和政府拨款复原重建的,于 1992 年基本完工 。

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 :二十四桥景区占地约七公顷,是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布局呈 “之” 字形屏列,由熙春台、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和二十四桥等景观组成,构造旷奥收放,与瘦西湖周边景色融为一体。

桥梁设计 :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山涧栈道由黄石垒成,雄浑古朴。桥长 24 米,宽 2.4 米,栏杆 24 根,上下各 24 级台阶,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栏板有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设有巧云状湖石,桥墩临水处每侧两个花台,上植鲜花,四季不败。

文化内涵

诗词文化 :二十四桥因杜牧的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诗而闻名遐迩,成为了无数人为之向往的唐扬州城繁华景象的象征,也常常作为追忆过往的文学意象出现在各类诗词作品中 。

民俗文化 :相传古代有在二十四桥赏月、听箫的习俗,每到月圆之夜,人们会聚集在桥上,欣赏明月倒映水中的美景,聆听悠扬的箫声,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这一习俗也传承至今,成为了扬州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1051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