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25 年仍保留着丰富的古代遗迹景点,既有历经千年的历史遗址,也有近年来修复开放的文化项目。以下是 2025 年值得关注的扬州古代遗迹景点:
一、世界文化遗产与考古遗址
- 大运河扬州段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扬州段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命脉。2025 年,游客可沿运河游览 东关古渡、普哈丁园 等节点,感受唐代漕运的繁华。此外,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 将于 2025 年建成,以非遗展示和沉浸式体验为特色,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形成联动。
- 扬州城考古遗址公园
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涵盖隋、唐、宋三代城址。2025 年,公园将继续推进保护与展示工作,游客可参观 唐子城遗址 的夯土城墙、唐代官河遗迹,以及 隋炀帝行宫迷楼 的考古悬念区域。此外,蜀冈区域的专项保护规划已完成,未来可能开放更多考古展示区。
- 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
该公园于 2023 年 9 月竣工,2025 年正式开放。游客可参观墓葬本体、隋唐水沟遗迹,以及出土文物陈列馆,了解隋炀帝的历史与墓葬文化。公园内还设有隋炀帝雕塑和安防设施,提升游览体验。
二、古典园林与历史街区
- 个园与何园
- 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2025 年继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园内的叠石艺术和清代盐商文化展示吸引游客,免费开放日活动(如 2024 年 6 月)曾单日接待超 10 万人次。
- 何园:被誉为 “晚清第一名园”,2025 年将推出新的夜游项目,结合光影技术重现清代园林生活场景。
- 东关街与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
- 东关街:明清建筑与老字号商铺林立,2025 年继续作为 5A 级景区开放。沿街的 汪氏小苑 和 盐宗庙 等文保单位已完成修缮,新增非遗展示和文创市集。
- 仁丰里:2025 年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完成 33 处传统民居修缮和市政设施改造,新增创客空间和文化工作室,成为古城更新的典范。
-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
2025 年启动保护与提升工程,重点修缮 苏唱街 1 号(城市剧场)和 娱乐城改造项目(扬州版 “超级文和友”),打造民俗文化矩阵。广陵路改造工程将呈现 “三里广陵路・记忆扬州城” 的特色风貌。
三、宗教与陵墓遗迹
- 大明寺与栖灵塔
唐代鉴真和尚修行地,2025 年继续开放。寺内的 栖灵塔 为唐代建筑风格,登塔可俯瞰瘦西湖与蜀冈风光。此外,大明寺与鉴真图书馆联动,推出佛教文化研学线路。
- 汉陵苑(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展示汉代诸侯王陵墓,2025 年正常开放。馆内的 “黄肠题凑” 木椁墓是汉代高等级墓葬的典型代表,免费开放日(如 2024 年 3 月)单日接待超 6000 人次。
- 史可法纪念馆与梅花岭
纪念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2025 年新增史可法殉难 370 周年系列活动。馆内陈列史可法手迹和扬州保卫战史料,梅花岭畔的衣冠冢是凭吊历史的重要场所。
四、新增与提升项目
- 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二期
2025 年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典籍里的中国》演艺演播大厅、智慧商业数字街区和广储门沉浸式文化展示工程。项目将结合扬州历史文化,打造 “白 + 黑” 全天候文旅体验。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
依托运河三湾景区和大运河博物馆,2025 年新增 博望文旅休闲街区,提供住宿、餐饮和文创服务。街区计划引入花间堂酒店和轻奢品牌,预计年底完工,进一步提升景区配套能力。
- 扬州考古研究中心
2025 年建成开放,集文物修复、科技考古和学术研究于一体,游客可参观文物保护过程,了解扬州城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
五、特色活动与开放政策
- 免费开放日:2025 年扬州继续推行景区免费开放日,瘦西湖、个园、何园等 5A 级景区将在特定周末免费开放,具体时间可关注扬州市文旅局公告。
- 夜游与演艺:瘦西湖推出 “二分明月忆扬州” 夜游,东关街举办非遗主题市集,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引入沉浸式演出,丰富夜间文化体验。
- 交通便利:2025 年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如史可法纪念馆、宋夹城等,方便游客停车。
六、游览建议
- 文化深度游:
- 线路 1:大运河博物馆(了解运河历史)→ 东关街(明清建筑)→ 个园(园林艺术)→ 扬州城考古遗址公园(唐代城址)。
- 线路 2:大明寺(宗教文化)→ 汉陵苑(汉代陵墓)→ 隋炀帝墓遗址公园(隋唐墓葬)→ 仁丰里(古城更新)。
- 季节推荐:春季(3-4 月)可赏鉴真樱花季,秋季(9-11 月)适合游览个园四季假山和运河秋色。
- 实用信息:关注 “扬州文旅” 公众号获取实时活动信息,部分景点需提前预约(如大运河博物馆)。
扬州 2025 年的古代遗迹景点融合了历史保护与现代活化,无论是考古遗址、古典园林还是文化街区,都能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