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赣州哪里好玩的景点

2025-04-08 02:46:17  阅读 30 次 评论 0 条

赣州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和红色故都,2025 年将以全新的文旅体验迎接游客。以下推荐结合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红色记忆与节庆活动,助你深度探索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

一、历史文化新地标:七鲤古镇


  • 核心亮点
    七鲤古镇以 “宋窑古埠,七鲤客家” 为主题,修复了 103 处文物遗址,打造了十字街核心景区。2025 年春节期间,古镇举办了 “来了就是客” 新春嘉年华,包括非遗英歌舞、打铁花、烟花瀑布等活动,吸引了单日 4.5 万人次的客流。
  • 特色体验

    • 夜间光影秀:夜晚登上宋代古城墙,3.6 公里的灯光蜿蜒如时光隧道,与东河古浮桥的波光相映成趣。
    • 客家文化沉浸:参与非遗市集、客家婚礼秀(4 月 2 日 - 4 日),或在古镇内的民宿(如花栖迟、茶予栖)感受客家风情。

  • 交通贴士:位于章贡区,可自驾或乘坐公交直达,周边有赣州皇冠假日酒店等高端住宿。

二、红色记忆:瑞金与于都


  •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 活动亮点:2025 年作为 “瑞兴于” 红色旅游联盟轮值城市,景区推出研学旅游线路,结合《菩萨蛮・大柏地》诗词背诵免门票活动,游客可徒步关山战壕,重温红军战斗场景。
    • 必游景点:红井、叶坪革命旧址群,4 月期间或有红色主题展览。

  •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 沉浸式体验:参观长征博物馆,参与 “重走长征路” 研学项目,感受红军出发时的历史场景。

  • 交通:瑞金机场已通航,从赣州城区自驾约 1.5 小时可达。

三、自然奇观:三百山与阳明山


  • 安远三百山

    • 生态亮点:作为东江源头,2025 年迎来东江水供港 60 周年,景区推出 “同饮东江水・共护东江源” 公益行活动,游客可探访火山瑶池群,参与 “众仙巡游”“财神送福” 等春节特别活动。
    • 徒步路线:推荐 “东江翡翠三百山” 最美自驾路线,串联福鳌塘、九曲溪等景点,春季山花烂漫,瀑布水量充沛。

  • 崇义阳明山

    • 森林康养:登阳岭之巅,呼吸负氧离子,参与《平茶寮碑碑文》背诵免门票活动,感受王阳明文化。

  • 交通:三百山距赣州城区约 2 小时车程,建议自驾或参加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

四、客家风情:龙南围屋与关西新围


  • 龙南栗园围

    • 沉浸式演艺:每晚举办大型实景剧《天下客家》,融合客家民俗与历史故事,游客可穿客家服饰参与互动。

  • 关西新围

    • 建筑美学:现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围屋,2025 年推出客家服变装体验,游客可化身 “围屋主人”,探索雕梁画栋间的家族记忆。

  • 节庆活动:4 月 2 日 - 4 日举办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包括客家婚礼秀、非遗展销等。
  • 交通:龙南距赣州城区约 1.5 小时车程,建议安排 2 天 1 夜,体验围屋民宿。

五、城市夜游与现代文旅


  • 宋潮不夜城

    • 宋代风情:由郁孤台、姚衙前等 5 条历史街区组成,夜间可观赏 “飞天秀”,逛赣南脐橙主题市集,打卡辛弃疾笔下的郁孤台。

  • 赣州方特东方欲晓

    • 科技体验:春节期间推出冰雪节,含无人机烟花秀、花车巡游,适合亲子游玩。

  • 第五大道夜市

    • 美食打卡:汇聚客家小吃、网红茶饮,夜晚灯火璀璨,是年轻人的聚集地。


六、交通与服务升级


  • 交通网络

    • 遂大高速 2025 年建成通车,瑞金机场通航,赣州进入 “双机场时代”,前往三百山、瑞金等景区更便捷。
    • 市内快速路网完善,黄金高架、蟠龙大桥等跨江通道缩短景点间车程。

  • 文旅消费

    • 2025 年发放 800 万元文旅消费券,覆盖门票、住宿、餐饮,可通过携程、美团等平台领取。
    • 学生凭身份证和背诵指定诗词(如《少年中国说》《菩萨蛮・大柏地》)可免 33 家景区门票。


行程建议


  • 3 日经典游
    Day1:七鲤古镇(夜游)→ 宋潮不夜城
    Day2: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 于都长征出发地
    Day3:安远三百山 → 返程
  • 深度客家游
    Day1:龙南栗园围(《天下客家》演出)
    Day2:关西新围 → 虔心小镇(采茶体验)
    Day3:赣州古城墙 → 郁孤台

2025 年的赣州,既有千年文脉的传承,又有现代文旅的创新。无论是漫步宋城古街,还是重走长征之路,亦或是沉浸客家围屋,都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11113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