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州大部分景点允许拍照,但不同类型景区的具体规定差异较大,需结合场景和设备类型注意以下细节:
一、主要景点分类解析
1. 地标建筑与城市景观
- 广州塔(小蛮腰)
允许个人拍照,悬空走廊、450 米观景平台等区域设有专业留影点。需注意:
- 禁止携带无人机、自拍杆等设备登塔。
- 商业拍摄需提前向景区报备,禁止使用三脚架、补光灯等专业器材。
- 夜间灯光秀期间,部分区域可能临时限流,建议避开人流高峰拍摄。
- 珠江夜游
游船甲板和船舱内均可拍照,但需遵守:
- 禁止使用闪光灯影响他人。
- 无人机拍摄需提前向港务局申请,珠江核心区域禁飞。
- 春节等大型活动(如烟花汇演)期间,部分游船路线可能调整,建议关注官方公告。
2. 历史文化类景区
- 陈家祠
允许个人拍照,但需注意:
- 禁止使用闪光灯、三脚架等专业设备。
- 部分文物展厅(如象牙雕刻展)可能临时禁止拍摄,以现场标识为准。
- 商业拍摄需通过官方渠道申请,费用约 500-2000 元 / 小时。
- 南越王博物院
王墓展区和王宫展区均允许拍照,但:
- 禁止使用自拍杆和专业灯光设备。
- 部分珍贵文物(如 “文帝行玺” 龙钮金印)仅可远拍,禁止近距离聚焦。
- 研学团队拍摄需提前 3 个工作日预约,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3. 主题公园与自然景区
-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
允许个人拍照,但:
- 禁止使用闪光灯惊吓动物。
- 白虎跳水、熊猫馆等区域禁止使用自拍杆。
- 商业拍摄需支付场地费(约 3000 元 / 天),且不得干扰动物活动。
- 白云山
南门 “云伞” 雕塑、景观廊道等网红打卡点允许拍照,但:
- 摩星岭夜间(20:00 - 次日 8:00)禁止使用三脚架。
- 商业拍摄需向景区管理处备案,大型团队(10 人以上)需缴纳管理费。
4. 博物馆与艺术馆
- 广东省博物馆
允许个人拍照,但:
- 禁止使用闪光灯、三脚架和自拍杆。
- 特展(如叙利亚文物展)可能临时禁止拍摄,需关注入口公告。
- 馆内文创商店拍摄需取得授权,禁止用于商品宣传。
- 广州市文化馆
新馆岭南庭院设计适合拍照,但:
- 非遗展厅禁止录像,拍照时请勿遮挡展柜。
- 商业拍摄需通过 “广州市文化馆” 公众号提交申请,审批周期约 5 个工作日。
二、特殊场景与设备限制
1. 商业拍摄规范
- 沙面岛:即使小型商拍(2-3 人团队)也需提交营业执照、活动方案等资料报备,费用约 200 元 / 小时。
- 永庆坊:骑楼街区域允许商拍,但需避开节假日 10:00-17:00 的人流高峰,且不得使用反光板影响路人。
- 华南国家植物园:个人携带相机拍摄无需申请,但大型商拍(如婚纱照)需支付场地费(500 元 / 半天)。
2. 设备与行为限制
- 无人机:全市 A 级景区(如广州塔、白云山、长隆)均禁止未经许可的无人机拍摄,违规者可能面临 500 元罚款。
- 专业设备:三脚架、补光灯等器材在博物馆、历史建筑内普遍受限,但部分户外景区(如珠江新城)无明确限制。
- 隐私与安全:拍摄他人需征得同意,宗教场所(如光孝寺)禁止拍摄僧侣和信徒。
三、实用建议
- 提前查询政策:
- 景区官网或公众号会发布最新规定,如广州塔的 “票务服务 - 游客须知” 栏目。
- 特殊活动(如广交会、马拉松)期间,部分路段可能临时禁拍,建议关注 “广州交警” 或 “广州文旅” 公众号。
- 设备与证件准备:
- 携带轻便设备(如手机、微单),避免专业器材引发安检麻烦。
- 外籍游客拍摄需携带护照,部分景区(如黄埔军校)可能要求登记身份信息。
- 文明拍摄:
- 避免长时间占用热门机位,如陈家祠的 “三进三路九堂六院” 区域。
- 尊重文物和环境,禁止触摸展品或破坏植被。
- 应急处理:
- 若遇设备被暂扣(如商拍违规),可联系景区管理处协商,或拨打 12345 政务热线投诉。
- 照片版权问题:景区内拍摄的照片用于个人分享无需授权,但商用需联系版权方(如广州塔的 “广州城投集团”)。
四、2025 年新规前瞻
- 珠江游纯电动化:
新游船可能配备智能灯光系统,夜间拍摄效果提升,但需注意船身晃动对稳定性的影响。 - 智慧景区建设:
部分景区(如越秀公园)计划引入 AR 导览,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触发虚拟场景拍摄。 - 商拍管理升级:
广州市文旅局拟出台《商业拍摄管理办法》,要求商拍团队购买责任险,并对违规行为实施 “黑名单” 制度。
通过以上信息,游客可根据具体需求规划拍摄行程,既遵守规定又能捕捉广州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