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资源的密集度、品质和多样性来看,2025 年中国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仍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同时四川、河南等省份在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领域表现突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5A 级景区数量:江苏持续领跑
截至 2025 年 4 月,全国共有 358 家 5A 级景区,江苏省以26 家稳居第一。其优势体现在:
- 文化遗产与现代景区并重:苏州园林(拙政园、留园)、南京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等经典景区持续吸引游客,同时常州春秋淹城、徐州云龙湖等新晋 5A 景区丰富了旅游产品。
- 全域旅游布局:江苏的 5A 景区覆盖 13 个地级市,县域覆盖率高,如连云港花果山、无锡灵山胜境等,形成 “处处有景” 的格局。
- 游客接待能力:2025 年一季度,江苏 644 家 A 级景区接待游客 2.56 亿人次,消费总额超 1100 亿元,显示出强大的旅游承载能力。
对比其他省份:
- 浙江(22 家):西湖、乌镇等景区常年占据游客量榜首,2025 年新增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进一步巩固地位。
- 河南(17 家):2025 年新增新乡宝泉旅游区,文旅融合项目(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龙门石窟)带动游客量增长,清明假期接待游客 1992 万人次。
- 四川(18 家):九寨沟、峨眉山等自然景区复苏,2025 年清明假期 886 家 A 级景区接待游客 1274 万人次,但 5A 景区数量略少于江苏。
二、A 级景区总数:四川、江苏、浙江位列前三
若以所有 A 级景区数量衡量,四川、江苏、浙江三省优势显著:
- 四川(超 886 家):2025 年清明假期统计显示,四川纳入监测的 A 级景区达 886 家,九寨沟、青城山 - 都江堰等 5A 景区与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 4A 景区形成互补,覆盖自然、文化、红色旅游等多种类型。
- 江苏(超 644 家):2025 年一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江苏有 644 家 A 级景区,涵盖园林、古镇、主题公园等,如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常州恐龙园等。
- 浙江(超 600 家):以西湖、普陀山、横店影视城为核心,A 级景区总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25 年新增景区注重生态与科技融合(如安吉云上草原)。
三、游客量与热门景点:故宫、西湖、夫子庙持续霸榜
2025 年游客量排名前十的景区预计仍以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为主:
- 故宫博物院(北京):作为全球最大宫殿建筑群,2024 年游客量超 1900 万人次,2025 年 “紫禁城 600 年” 系列活动进一步吸引客流。
- 杭州西湖(浙江):免费开放模式使其成为全国游客量最高的 5A 景区,2024 年接待游客超 3000 万人次,2025 年宋韵文化节和亚运遗产游持续升温。
- 南京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江苏):2024 年游客量超 2500 万人次,2025 年 “夜泊秦淮” 光影秀和非遗市集推动夜游经济。
- 九寨沟(四川):震后修复工程完成,2025 年秋日红叶季预计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门票收入同比增长 11%。
四、新兴趋势:小众景区与县域旅游崛起
- 文化深度游:河南安阳殷墟、江西上饶篁岭等景区凭借 “文化 + 体验” 模式走红,殷墟 2024 年客流增长 300%。
- 生态旅游:新疆天山托木尔景区、黑龙江扎龙生态旅游区等新晋 5A 景区,以自然保护与科普教育吸引游客。
- 县域旅游:江苏兴化千垛菜花、浙江松阳古村等县域景区通过 “乡村振兴 + 旅游” 模式,成为周边游热门目的地。
五、数据对比与总结
指标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
5A 级景区数量 | 江苏(26 家) | 浙江(22 家) | 新疆 / 四川(18 家) |
A 级景区总数 | 四川(超 886 家) | 江苏(超 644 家) | 浙江(超 600 家) |
2025 年清明游客量 | 四川(1274 万人次) | 江苏(2046 万人次) | 河南(1992 万人次) |
结论:若以5A 级景区数量为标准,江苏是 2025 年中国旅游景点最密集的省份;若以A 级景区总数衡量,四川、江苏、浙江三足鼎立;若关注游客热度,故宫、西湖、夫子庙等传统景区仍是首选。建议游客结合自身兴趣,选择文化遗产、自然奇观或新兴小众目的地,体验中国旅游的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