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的端州区,摆摊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融入城市烟火气与文化底蕴的独特体验。结合最新政策与城市发展动态,以下推荐几处兼具人气、特色与合规性的摆摊好去处,助你在肇庆核心城区找到属于自己的 “爆款” 摊位:
一、文化地标型:古城烟火与潮流碰撞
1. 宋城路历史文化街区
- 位置:肇庆古城墙沿线(宋城路、城中路)
- 特色:以宋代建筑为背景,融合非遗手作、古风饰品、传统小吃等业态。2025 年新政策允许商户适度外摆,沿街商铺可在指定区域设置文创摊位,如端砚拓印、古法造纸体验等。
- 玩法:白天可结合古城墙、包公祠等景点吸引游客,夜晚配合灯光秀打造 “穿越时空” 夜市,适合汉服租赁、宋代点茶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2. 星湖紫荆西堤文创街区
- 位置:星湖西岸(靠近牌坊广场)
- 特色:2024 年升级为集 “吃购娱游” 于一体的多元夜市,设有 75 个移动商铺和网红打卡点,非饮食类摊位占比 25%,包括糖画、漆扇制作等手工艺品。
- 政策支持:根据 2025 年新规,该区域可申请临时疏导区,允许文创、轻食类摊位入驻,且免收入城占道费。
二、夜经济核心区:流量与氛围双保障
1. 文明路夜市
- 位置:文明路(端州区传统夜市核心)
- 现状:作为端州区最早的规范夜市,2025 年仍保留 800 米长的摊位区,涵盖夜宵、小商品等业态,可容纳 235 户摊主,营业时间为 18:30-22:30。
- 优势:周边有敏捷广场、益华国际等商业综合体,人流密集,适合小吃、潮玩、平价服饰等刚需品类。
2. 江滨公园夜市
- 位置:西江沿岸(西江南路至东堤路段)
- 特色:2024 年新增露营风市集,结合江畔夜景,设置茶饮、车尾箱集市、儿童游乐区,月均客流量超 10 万人次。
- 政策:允许在指定区域设置临时摊位,但需遵守 “六不一保” 原则(不扰民、不占道等)。
三、新兴商圈:潜力与机遇并存
1. 城西商业广场二期
- 位置:西江路西侧(中誉大厦旁)
- 动态:2025 年 3 月建成,定位为社区型商业综合体,周边有百花园、阳光华庭等成熟社区,预计吸引家庭客群。
- 摆摊建议:可申请广场外临时疏导区,主打亲子手工、家居用品、宠物周边等生活服务类商品。
2. 伴月里夜间集市
- 位置:绿荷路(伴月湖公园附近)
- 背景:2024 年 1 月获批的夜间集市项目,2025 年已投入运营,以 “文创 + 美食” 为主题,设置移动商铺和文化体验区。
- 适合业态:手作饰品、非遗工艺品、创意甜品等,可结合伴月湖的自然景观打造 “湖畔市集” 概念。
四、高校与社区:精准客群聚集地
1. 肇庆学院周边
- 位置:肇庆学院东门、北门
- 现状:虽曾因占道经营被整治,但 2025 年新规允许在非主干道的背街小巷设置疏导区,可尝试在学院路、蓓蕾北路等区域申请摊位。
- 目标客群:学生群体,适合平价餐饮、文具、数码配件等。
2. 嘉湖新都市社区
- 位置:信安大道与东湖路交汇处
- 优势:大型成熟社区,2025 年新增流动摊贩疏导区,可申请农副产品、日用品摊位,服务周边居民。
五、政策与经营指南
- 合规申请:
- 流动摊贩需向属地街道申请《食品摊贩登记卡》(食品类)或临时疏导区摊位。
- 商户外摆需在指定区域(如宋城路、文明路),并遵守 “不占消防通道、不扰民” 等规定。
- 新兴机遇:
- 非遗融合:结合肇庆端砚、裹蒸制作等非遗项目,开设体验式摊位(如端砚拓印、裹蒸 DIY),可申请文旅部门的政策扶持。
- 夜间经济:2025 年新规鼓励利用闲置地块开设特色夜市,如岩前休闲半岛、旧船厂改造区等,可关注政府公告获取临时摊位信息。
- 避坑提示:
- 中小学周边(如肇庆中学)禁止设置食品类流动摊位。
- 主干道(如西江路、端州路)严禁占道经营,违规可能面临处罚。
六、特色活动与引流技巧
- 结合节庆:2025 年广府文化庙会(2 月)、端州迎春花市(1 月)等大型活动期间,可申请临时摊位,主打节庆商品(如灯笼、年花)。
- 线上引流:利用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拍摄 “古城摆摊 vlog”,标注 #肇庆夜市# 等话题,吸引外地游客。
- 差异化竞争:避开同质化严重的小吃摊位,选择文创手作、宠物烘焙、植物盲盒等新兴品类,提升溢价空间。
端州区的摆摊生态正在政策引导下向规范化、特色化发展。无论是古城墙下的文化体验,还是江滨夜市的潮流氛围,都能为摊主提供独特的商业场景。建议提前实地考察,结合自身资源选择最适合的摊位,在合规经营的同时,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