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可获取的信息,2025 年梅州尚未有官方明确公布的长期荒废景点。但结合近年来的生态修复工程和旅游市场动态,以下几处曾因历史原因或管理问题被关注的区域值得特别说明:
一、铁山嶂废弃矿区:从生态 “伤疤” 到旅游潜力地
- 背景:铁山嶂位于梅县区与兴宁市交界处,曾因近 50 年的露天铁矿开采导致山体裸露、水土流失严重,被列为国家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
- 现状:经过 2022-2024 年的系统性修复,矿区已完成边坡治理、土壤改良和植被复绿,2024 年 10 月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目前进入 1 年管护期,计划未来开发为露营地、打卡地标等旅游项目。
- 争议点:尽管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但 2025 年仍处于植被养护阶段,尚未正式开放为旅游景区。部分游客可能因矿区历史印象误认为其仍处于荒废状态。
二、客天下景区:设施调整引发的误解
- 背景:客天下景区是梅州知名的 4A 级旅游景区,以客家文化和生态景观为特色。
- 现状:2024 年 10 月有游客投诉景区内部分娱乐设施、餐饮店和步行街关闭,道路封闭。但 2025 年 4 月,景区仍作为主会场举办全省文旅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显示其整体运营正常。
- 原因:景区可能因季节客流差异调整部分区域营业时间,或进行设施升级改造,而非长期荒废。例如,国庆等节假日人流量大时,部分商铺可能推迟营业。
三、四望嶂矿区:从 “煤炭小镇” 到 “军旅小镇” 的转型
- 背景:兴宁市黄槐镇四望嶂矿区曾是重要煤炭产区,2010 年后因资源枯竭逐渐废弃。
- 现状:2024 年起,当地启动 “生态修复 + 综合利用” 项目,计划将 160 公顷矿区改造为集国防教育、研学旅游于一体的 “军旅小镇”,目前建设仍在推进中。
- 特点:虽未完全荒废,但处于转型期,部分区域仍在施工,可能给游客造成 “闲置” 的错觉。
四、其他潜在荒废区域
- 丙村镇龙骨坑石场:2024 年 11 月因生态问题被依法关闭,但属于工业矿场,非旅游景点。
- 临时关闭景区:2024 年 7 月因台风 “格美”,梅县区、平远县部分景区临时关闭,但属于短期应急措施。
- 乡村撂荒地:如梅县区南龙村曾有 700 亩耕地撂荒,但 2023 年已复耕并发展农旅产业。
五、梅州旅游趋势与建议
- 生态修复主导:梅州正大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铁山嶂、尖山矿区等项目通过 “复绿 + 开发” 模式,将生态修复与旅游结合。
- 文旅融合升级:2025 年春节期间,梅州接待游客近 400 万人次,旅游收入 36.86 亿元,客天下、雁南飞等景区热度不减。
- 小众景点开发:如梅江区筀竹村、新联村等乡村旅游线路逐步完善,成为新兴打卡地。
总结
若需确认 2025 年梅州是否有荒废景点,建议关注以下途径:
- 官方公告: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县区政府等网站会定期发布景区动态。
- 实地考察:铁山嶂、四望嶂等区域虽未完全开放,但可通过周边乡村旅游路线间接体验生态修复成果。
- 咨询文旅部门:梅州市文广旅局(电话:0753-2243653)可提供最新景区运营信息。
总体而言,梅州正通过生态修复和文旅融合重塑旅游格局,传统景点持续升级,新兴项目加速落地,“荒废景点” 并非当前主流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