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未纳入管理的景点叫什么

2025-04-22 18:38:31  阅读 4 次 评论 0 条

未纳入管理的景点叫什么

根据 2025 年最新动态,未被纳入正式管理的景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因安全隐患、生态保护等原因未开放的自然景观,另一类是缺乏规范运营的野景点或废弃景区。以下结合全国多地案例及管理标准进行具体说明:

一、未开放或未被管理的自然景点案例


  1. 四川都江堰 “巨人阶梯”
    位于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内的 “巨人阶梯” 因 2008 年地震受损,长期未开放。该区域缺乏护栏、信号覆盖及救援设施,游客擅自进入可能面临山体滑坡、迷路等风险。当地政府已增派人员值守劝返,并强调 “产生的救援费用需自行承担”。

  2. 辽宁辽阳 “小天池”
    由矿石开采形成的矿坑,水深超 50 米且地形复杂,存在碎石滑落风险。镇政府明确公告该区域 “不属于景区”,并打击引路收费等违法行为。

  3. 新疆夏塔古道
    作为徒步探险热门地,2025 年 4 月起实施新规:需持《户外探险资格证》进入,禁止单人穿越,违者罚款 2000 元。该区域因生态脆弱且救援难度大,被列为 “需特殊许可” 的未完全开放景点。

  4. 贵州羊皮洞
    以瀑布和洞穴探险为特色的野景点,汛期(6-8 月)全天关闭,且需在工作日上午 10 点前到达网红机位。由于缺乏安全防护,游客需自行承担风险。


二、因管理问题被取消资质的景区


  1. 海南陵水椰田古寨
    因自 2022 年起闭园停业,2024 年 10 月被取消 3A 级景区资质。此类景区虽曾纳入管理,但因长期运营问题退出名录。

  2. 河北廊坊天胜园农业生态观光园
    2025 年 2 月自愿申请取消 AA 级资质,原因是 “经营方向调整,停止旅游项目投入”。这类景区主动退出管理体系,成为 “未被管理” 的案例。


三、管理标准与未被管理的界定


  1. 新国标实施影响
    2025 年 3 月起实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 17775-2024)强化了对景区安全、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的要求。未达标的景区可能被降级或取消资质,例如山海关景区因 “二次消费陷阱” 和 “服务响应迟缓” 被 AI 评估为 “高风险”。

  2. 地方管理差异
    例如广东省水利厅 2025 年 3 月发布的《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明确,水利风景区需通过规划审批并设置标识,未达标区域不得对外开放。而未被纳入该管理体系的水域(如矿坑、未开发河段)则属于 “未被管理” 范畴。


四、游客需注意的风险与建议


  1. 安全隐患
    未被管理的景点普遍缺乏护栏、急救设施和信号覆盖,如 “巨人阶梯” 的徒步区域信号微弱,发生危险时救援困难。

  2. 法律责任
    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可能面临罚款或承担救援费用。例如龙池镇政府明确,违规进入者需自行承担救援成本。

  3. 替代选择
    若偏好小众景点,可优先选择已纳入管理但游客较少的景区,如福建大嶝岛(4A 级)、广西防城港白沙湾等,这些地方既有人文或自然特色,又有基础安全保障。


五、如何查询未被管理的景点


  1. 地方政府公告
    关注各地文旅局、应急管理局发布的 “禁入通知”,例如四川瓦屋山景区因应急演练临时关闭,但属于已管理景区的特殊情况。

  2. 社交媒体与攻略
    部分野景点通过社交平台走红,但需注意 “网红打卡地” 可能缺乏官方认证。例如 “巨人阶梯” 因社交平台热度引发大量游客涌入,反而加剧了管理压力。

  3. 专业机构信息
    户外探险组织或环保机构可能发布未被管理区域的风险提示,如新疆夏塔古道的新规由当地文旅部门联合探险协会制定。


总结


2025 年未被纳入管理的景点多为未开放的自然区域或运营中断的景区,其名称和位置分散且缺乏统一名录。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应优先考虑官方认证的景区,若前往野景点需充分评估风险,并遵守地方管理规定。

未纳入管理的景点叫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1215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