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很多景点要写韩文

2025-04-28 00:51:35  阅读 8 次 评论 0 条

为什么很多景点要写韩文

2025 年中国许多景点出现韩文标识的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体现了中韩两国旅游市场的深度互动,也反映了文化交流与政策推动的综合效应。以下从游客规模、文化影响、政策支持、地方合作及国家战略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韩国游客规模激增,景点服务需求升级


  1. 免签政策红利释放
    自 2024 年 11 月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 15 天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游客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例如,2025 年一季度上海接待韩国游客超 2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2.37%;山东口岸入境韩国旅客占外籍游客的 83.1%;威海空港口岸前两个月入境旅客同比增长 33.2%,其中韩国游客占比显著。免签政策大幅降低了韩国游客的出行门槛,景点为满足其语言需求,加速完善韩文标识系统。

  2. 韩国游客消费潜力突出
    韩国游客在中国的消费能力较强,尤其在购物、医疗美容等领域。例如,韩国美容连锁店面向中国游客的销售额在 2025 年一季度飙升 84%。景点增设韩文标识不仅是为了便利游览,也有助于引导消费,提升旅游收入。

  3. 韩国游客偏好与文化契合
    韩国游客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体验有独特偏好。张家界因奇峰地貌被韩国游客视为 “健康打卡圣地”,其景区内韩文标识覆盖率达 90% 以上。类似地,武夷山通过 “首尔⇌青岛⇌武夷山” 联程航线吸引韩国游客,景区内的韩文服务成为标配。


二、中韩文化交流年推动双向互动


  1. 高层推动的文化合作
    2025-2026 年被定为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三国计划举办上千场文化活动。中国景点通过韩文标识展示对韩国文化的尊重,成为文化交流的微观窗口。例如,张家界与韩国网红合作推广旅游短视频,在韩社交平台播放量超 5 亿次。

  2. 影视与流行文化的催化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 “张家界看落叶” 的台词引发韩国游客打卡热潮,2025 年 3 月张家界韩国游客占比达 43%。类似地,电影《哪吒》在韩国上映后,威海等地推出 “哪吒之旅” 主题旅游线路,带动入境游增长。

  3. 地方文化合作项目落地
    福建南平与韩国庆州市结为友好城市,推动武夷山景区开发针对韩国市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山东威海与韩国仁川开通 “四港联动” 航线,景区内的韩文标识与韩语导游服务成为吸引韩国游客的关键要素。


三、政策支持与旅游便利化措施


  1. 国家层面的语言服务升级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于 2025 年 4 月启动 “标识标牌两年攻坚行动”,要求 A 级景区完善多语种标识,重点覆盖韩语、日语等周边国家语言。南京、上海等地的景区已部署支持韩语的自助购票机,可实现护照识别、多币种支付等功能。

  2. 地方政府的精准营销
    张家界自 2019 年起将 “地上最高绝景张家界” 作为对韩宣传口号,并与韩国旅行社合作开发登山、养生等主题线路。青岛、烟台等地推出 “韩国周” 活动,景区内设置韩语咨询台和应急服务点。

  3. 航空与交通网络优化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在 2025 年夏秋航季加密韩国航线至每周 35 班;大韩航空将中国航线恢复至疫情前的 90%,每周 195 班。便捷的交通网络使韩国游客能够快速抵达中国景点,进一步刺激标识系统的升级需求。


四、经济合作与商务旅游带动


  1. 中韩自贸协定深化
    2025 年 4 月举行的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第十一轮谈判,聚焦金融、数字贸易等领域开放。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增加,带动商务旅游需求。例如,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2024 年签约 8 个韩资项目,吸引韩国商务人士到访,周边景点随之增设韩文标识。

  2. 跨境电商与文旅融合
    韩国美妆、家电等商品通过 “72 小时极速通关” 进入中国市场,相关企业在景区内设立体验店,使用韩文标识提升购物体验。同时,中国文旅部门与韩国电视购物平台合作,推出 “旅游 + 购物” 套餐,进一步强化韩文服务需求。


五、国际化战略与服务标准提升


  1. 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
    中国 “十四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入境旅游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的 85%。景点增加韩文标识是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建设 “国际旅游枢纽” 的目标相契合。

  2. 对标国际旅游目的地
    参考日本、泰国等国的经验,中国景点通过多语言标识增强吸引力。例如,南京大报恩寺景区的韩文购票机支持 6 种语言、29 种货币结算,提升了境外游客的满意度。


总结:从 “吸引游客” 到 “文化共鸣”


2025 年景点韩文标识的普及,本质上是中国旅游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型的缩影。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韩国游客的实际需求,更体现了中国通过语言服务传递文化亲和力的战略意图。未来,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深化和文化交流年的推进,韩文标识或将成为中国景点国际化的 “标配”,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

为什么很多景点要写韩文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12426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