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古城属于什么类型的景区

2025-05-01 00:35:10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中国的古城景区在 2025 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既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又通过创新业态和现代技术实现了功能升级。根据最新的规划和实践,这些古城主要呈现以下类型特征:

一、历史文化遗产型景区


核心定位


以保护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和文化遗产为核心,强调真实性与完整性。例如:

  • 丽江古城(国家 5A 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纳西族文化的活态载体,通过《丽江市古城区 “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 “世遗文化核心” 定位,整合博物馆群、非遗展示和夜间经济,形成 “居游共享” 的空间。
  • 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2025 年推进《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强化对明清街巷、票号遗址的保护,同时通过 3D 灯光秀、民俗体验等活动提升文化吸引力。
  • 苏州古城:通过 Citywalk 游线串联平江路、山塘街等历史街区,以 “历史街区 + 古建老宅 + 苏式体验” 为主题,推动非遗文化与市井生活的融合。

典型案例


  • 阆中古城(国家 5A 级景区):依托春节文化资源,2025 年举办 “寻春节之源” 系列活动,结合舞龙舞狮、张飞巡城等民俗,成为全国古城中 “年俗文化” 的标杆。
  • 泉州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将 22 处世遗点与市民生活空间叠合,通过 “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 共治模式,实现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共生。

二、文旅融合创新型景区


核心定位


通过文化创意、科技赋能和业态创新,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

  • 黎川古城(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复建 “百店”“百堂”,引入油画体验馆、民国风沉浸式剧场等 240 多家新业态,实现 “古” 与 “新” 的交融。
  • 开封宋都古城: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计划打造 “长安十二时辰” 式的全天候文旅综合体,结合宋文化 IP 开发文创产品和主题演艺。
  • 台儿庄古城:编制《台儿庄古城发展规划》,发展 “智慧景区” 和多元化场景演艺,推动运河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

典型案例


  • 佛山祖庙:作为岭南民俗文旅的代表,2025 年祖庙庙会通过非遗巡游、国潮市集和夜间经济,将传统节庆升级为 “大湾区文化盛宴”,吸引 Z 世代游客。
  • 泉州古城: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古厝建立 “数字身份证”,AI 设计系统提取开元寺飞天乐伎美学基因,推动世遗 IP 的商业化开发。

三、休闲度假复合型景区


核心定位


整合自然生态、康养度假和文化体验,形成全域旅游目的地。例如:

  • 大理古城:纳入 “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 “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与 “海西生态农业旅游区”,推动文旅与康养产业的融合。
  • 束河古镇(丽江):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高端康养基地、旅拍基地和文化休闲区,打造 “文化展示 + 乡村休闲 + 康养度假” 的复合型景区。

典型案例


  • 襄阳古城:推进 5A 创建,改造闲置资产为文旅综合体,如铜鞮坊 “长安十二时辰” 项目,同时建设铁佛寺游客中心和精品度假酒店。
  • 绩溪古城:实施 “古城复兴” 项目,修缮国有建筑,串联博物馆和历史街区,目标成为长三角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政策与标准的影响


1. 新国标《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2025 年 3 月实施的新版标准(GB/T 17775—2024)强调 “文旅融合”“智慧旅游” 和 “可持续发展”,推动古城景区从单一观光向综合体验升级。例如:

  • 丽江古城:建设智慧旅游标杆,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业态布局,强化商业管控以保留传统民俗生态。
  • 平遥古城:利用 “蛇” 来运转数字科技秀、密押寻宝等互动项目,提升游客参与度。

2. 地方规划与政策


  • 苏州古城:通过 “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 推动成片区域保护,实现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的纵深发展。
  • 凤凰古城:编制《凤凰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4-2035 年)》,明确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平衡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总结:古城景区的未来趋势


2025 年,中国古城景区将呈现 “保护优先、创新驱动、多元融合” 的特征:

  1. 文化价值深化:通过非遗活化、博物馆群建设和民俗活动,强化文化传承与体验。
  2. 科技赋能升级:智慧管理、数字展示和沉浸式场景成为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
  3. 业态跨界融合:文商旅综合体、康养度假、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与古城有机结合。
  4. 社区共生发展:平衡遗产保护与居民生活,避免过度商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丽江古城以 “世遗文化 + 智慧旅游” 引领行业,泉州古城通过 “活态传承 + 科技赋能” 塑造新 IP,佛山祖庙则以 “民俗文旅 + 夜间经济” 激活城市活力。这些实践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也为古城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12628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