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作为贵州省遵义市的生态旅游重镇,其象征景点在 2025 年呈现出 "山水为骨、红色为魂" 的鲜明特征,其中飞龙湖景区和余庆坊・红渡景区堪称双璧,分别代表了自然生态与红色文化的极致融合。
一、飞龙湖景区:乌江明珠的生态传奇
飞龙湖作为贵州第一大人工湖,其地位在 2025 年进一步巩固。这个因构皮滩水电站蓄水形成的 "湖中峡、峡中湖" 奇观,以 147 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和 78% 的森林覆盖率,成为 "千里乌江画廊" 的核心节点。景区内的飞龙寨国家 4A 级景区,不仅拥有 999 米长的龙形观光长廊这一标志性建筑,更通过 "贵州斗舞会" 等创新场景吸引游客,2024 年单场活动线上观看量突破 3 万人次,线下游客达 4000 人。
2025 年,飞龙湖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提升:
- 基础设施升级:飞龙寨景区被列入中央预算内资金重点项目,计划完善低空飞行、游船码头等设施,打造 "水陆空" 立体游览体系。
- 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景区严格保护 34 座岛屿的生态系统,同时开发鹰嘴岩、神仙岭等新景点,形成 "一湖多景" 的格局。
- 文化赋能:苗族歌舞、构皮滩电站工业观光等项目,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体验深度融合,2025 年春节期间的烟花秀和舞龙巡游吸引游客超 10 万人次。
二、余庆坊・红渡景区:长征精神的当代回响
红渡景区以红军强渡乌江回龙场战斗遗址为核心,2025 年通过三大创新成为红色旅游标杆:
- 场景化叙事:引进北京行知探索集团运营的 "长征之路 — 突破乌江 iP" 项目,打造沉浸式长征体验路线,游客可参与 "强渡乌江" 实景演出,佩戴 AR 设备还原历史场景。
- 文化遗产活化:突破乌江纪念园二期工程完工,新增数字史馆和互动体验区,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 1935 年红军渡江的历史细节。2023 年该景区接待游客 10.56 万人次,综合收入 626 万元,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典范。
- 乡村振兴融合:红渡梯田与精品民宿 "余庆坊" 联动,推出 "住红军屋、干农家活、吃忆苦饭" 的体验项目,2025 年新增床位 1000 张,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 20%。
三、其他特色景点的协同赋能
- 老林河省级森林公园:作为黔北喀斯特生态的缩影,2025 年完成 "十里画廊" 徒步线路升级,新增露营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年接待量预计突破 5 万人次。
- 敖溪千年土司古镇:依托唐乾符年间的土司文化,2025 年推出 "夜探土司衙署" 夜游项目,结合黔北花灯、矮人舞等非遗表演,成为文化体验新热点。
- 都市第三地生态园:全国唯一的城中农业园,2025 年扩建至 2000 亩,新增 "智慧农业" 互动区,年接待研学团队超 200 批次。
四、2025 年余庆旅游的战略定位
余庆县正以 "乌江风景道" 建设为纽带,串联飞龙湖、红渡、老林河等景点,打造 "红绿交映、水陆并进" 的全域旅游格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 年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35 亿元,游客人均花费增速 10% 以上,重点培育低空飞行、水上运动等新业态,使余庆成为贵州东线旅游的核心枢纽。
总结:2025 年的余庆,飞龙湖以其生态奇观和文旅创新稳居 C 位,红渡景区则凭借红色基因和沉浸式体验成为精神地标。这两大景点犹如 "山水双璧",共同诠释着余庆 "全景全域、宜居宜游" 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