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善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是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5 年,这里依然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吸引着游客,主要景点包括:
核心历史建筑
- 元代大雄宝殿
作为嵩山地区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会善寺的标志性景点。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减柱造、丁栿使用等元代工艺,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展现了古代建筑的力学智慧。殿内现存的明代铁钟(高 1 米余、重 650 公斤)和清代彩绘壁画,进一步印证了其历史价值。
- 唐代净藏禅师塔
这座八角形砖塔建于唐天宝五年(746 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仿木结构亭阁式砖塔。塔身以砖雕模拟唐代木结构的柱子、额枋、斗拱等,工艺精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内保存着唐代高僧净藏禅师的墓铭,是研究禅宗北传历史的重要实物。
碑刻与文物
- 东魏《中岳嵩阳寺碑》
刻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 年),碑首雕有六条盘龙和佛像,碑身刻有 94 尊浮雕佛像,线条流畅,布局匀称,是嵩山石刻艺术的珍品。
- 北齐《会善寺碑》
记载了会善寺的历史沿革和北齐时期的佛教活动,书法古朴苍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唐代《道安禅师碑》
记录了唐代高僧道安禅师的生平事迹。道安禅师以 128 岁高龄闻名,曾受武则天尊为国师,其 “宠辱不惊” 的修行理念至今仍被传颂。
周边景观与文化
- 古树群与自然环境
寺内现存唐至清古树 120 余株,其中一株 1800 年树龄的银杏树尤为醒目,见证了寺庙的千年变迁。寺周群山环抱,积翠峰下的清幽环境为禅修和游览提供了绝佳氛围。
- 戒坛遗址与清代砖塔
唐代一行禅师创建的琉璃戒坛虽毁于五代,但残存的两根唐代石柱(柱面雕天王像,柱础雕鬼怪神兽)仍可窥见当年盛况。寺西南和东南的 5 座清代砖塔,造型别致,是嵩山地区塔类建筑的代表。
- 季节性景观
春季(3-4 月),寺内樱花大道盛开,与古建相映成趣,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场景。
2025 年特别亮点
- 免费开放政策
登封市为推动文旅融合,2025 年继续对会善寺实施免费开放,国际游客凭相关证件还可享受额外优惠。
- 文化体验活动
登封市计划在 2025 年推出 “天地之中” 主题文化展,结合会善寺的历史,通过文物复制品、图文展板等形式,深入解读嵩山佛教文化与古代建筑艺术。
- 智慧景区升级
景区已完成智慧导览系统建设,游客可通过扫码获取语音讲解、AR 互动等服务,增强游览体验。
游览建议
- 交通:从登封市区打车约 15 分钟可达,或乘坐环嵩山旅游公交至 “会善寺站”。
- 时间:建议安排 1-2 小时,避开节假日人流高峰。
- 配套:寺外设有停车场、旅游公厕和纪念品商店,附近可品尝登封焖子、羊肉烩面等特色美食。
- 联游:可串联嵩阳书院、中岳庙、观星台等 “天地之中” 景点,形成深度文化之旅。
会善寺虽不如少林寺闻名,但其保存完好的元代建筑、唐代古塔和珍贵碑刻,以及清幽的自然环境,仍值得游客驻足。2025 年,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探索嵩山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