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在 2025 年仍保留着两处具有皇家陵寝特征的历史遗迹,尽管部分遗址因保护或开发进度限制尚未完全开放,但通过现有信息仍可勾勒出其历史脉络与游览价值:
一、辽代萧太后家族墓群
位置:密云区石城镇(毗邻黑龙潭风景区)
历史背景:
作为辽代萧氏后族的重要墓葬区,这里埋葬着萧太后(萧绰)的家族成员,包括其祖父萧思温、父亲萧继先等。辽代实行 “斡鲁朵”(宫卫制),萧氏家族与耶律皇族世代通婚,掌握军政大权,因此墓葬规格极高。
现存遗迹:
- 神道石刻:现存石虎、石羊等石像生,雕刻风格粗犷,具有典型辽代草原文化特征。
- 墓群布局:虽经盗掘,但仍可辨认出 “前陵后寝” 的布局,主墓封土堆高约 8 米,陪葬墓分布于两侧。
- 出土文物:曾出土鎏金银冠、玛瑙璎珞等皇家礼器,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开放现状:
目前墓群尚未正式开放,仅可通过外围观察。建议联系密云区文物保护中心(电话:010-6904****)咨询预约参观。
二、清代定恭亲王绵恩墓
位置:密云区穆家峪镇宫上村
历史背景:
绵恩为乾隆帝长子永璜次子,因救驾有功晋封定恭亲王。其墓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王爷坟之一,占地约 120 亩,原有碑亭、宫门、享殿等建筑。
现存遗迹:
- 单孔石拱桥:长 20 米,宽 6 米,桥栏雕刻缠枝莲纹,是北京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爷坟神桥。
- 地宫遗存:券顶砖石结构,部分条石被掀开,内部可见盗洞与残留的棺椁碎片。
- 附属建筑:村北可见享殿柱础、碑亭赑屃底座等残件,部分石料被村民用于盖房。
开放现状:
遗址处于半荒废状态,无门票及管理设施。游览时需注意安全,避免进入地宫。附近宫上村有农家乐可提供餐饮。
三、其他相关历史遗迹
- 黍谷山辽代行宫遗址
- 位置:密云区河南寨镇
- 历史:辽圣宗时期为萧太后避暑所建,现存夯土台基与柱础,地表散落布纹瓦、滴水构件。
- 特色:行宫背依黍谷山,前临潮河,符合辽代 “因山为陵” 的选址理念。
- 冶仙塔辽代佛教遗迹
- 位置:密云区檀营镇
- 历史:辽代高僧冶仙禅师修行处,塔基出土过石函、舍利子等佛教文物,与皇陵无直接关联,但反映辽代皇家宗教信仰。
四、游览建议与注意事项
- 最佳季节:
- 春秋季(4-5 月、9-10 月)气候适宜,墓群周边植被茂盛,适合户外探访。
- 交通方式:
- 自驾:导航至 “密云石城镇王庄村”(萧太后家族墓群)或 “密云宫上村”(定恭亲王墓),村道较窄,建议错峰出行。
- 公共交通:乘坐密 63 路公交车至 “王庄站” 或 “宫上村站”,步行约 15 分钟到达。
- 安全提示:
- 部分遗址位于荒野,无防护设施,禁止攀爬地宫或进入未开放区域。
- 夏季注意防蚊虫,冬季路面结冰需谨慎。
- 周边联动:
- 游览后可顺路参观黑龙潭(距萧太后墓群 3 公里)或古北水镇(距定恭亲王墓 40 公里),形成 “皇陵 + 山水 + 古镇” 的文化旅游线路。
五、最新动态与未来展望
- 考古进展:
- 2024 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 “密云辽代皇陵遗址群保护规划”,计划对萧太后家族墓群进行勘探与局部修复,预计 2026 年完成一期工程。
- 开放计划:
- 定恭亲王墓已纳入 “北京长城文化带” 建设项目,拟在 2025 年实施环境整治与标识系统建设,未来可能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历史教育基地开放。
如需获取实时信息,可关注 “北京文旅局” 官网或拨打 12345 市民热线咨询。密云的皇陵遗迹虽未完全商业化开发,但却以原生态的面貌展现了辽清两代皇家陵寝的建筑规制与历史变迁,适合深度文化爱好者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