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的景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琉璃牌坊、辟雍大殿、彝伦堂等建筑,以下是详细介绍:
中轴线上的建筑景点
琉璃牌坊 :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为三门四柱七楼式建筑。牌坊正面额书 “圜桥教泽”,阴面为 “学海节观”,正反两面横额均为乾隆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 景点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
辟雍大殿 :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是皇帝讲学的地方。辟雍是一座方形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七级,周围环绕着长廊,四周石桥通达四方,象征着天圆地方,传流教化。
彝伦堂 :位于辟雍大殿以北,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大殿后,改为国子监的藏书处。
敬一亭 :建于明嘉靖七年,是国子监官员办公的地方。
集贤门 :国子监的大门,寓意汇聚天下贤能之士。
太学门 :位于集贤门内,是进入国子监后的第二道门,与集贤门共同体现了国子监汇聚人才的寓意。
中轴线两侧的建筑景点
二厅六堂 :“二厅” 指绳愆厅和博士厅,是国子监管理学生纪律和教学事务的场所;“六堂” 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御碑亭 :位于中轴线两侧,里面存放着多通石碑,记载着国子监的历史、皇帝的诏令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钟鼓亭 :位于中轴线两侧,用于放置钟和鼓,古代用于报时和举行仪式等活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 。
其他相关景点
国子监街 :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是北京市唯一一条以街命名的市级文物保护街道,也是北京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上题 “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上题 “国子监” 。
下马碑 :共有两座,孔庙大门两侧各有一座,上面以满、汉、蒙、藏、回、托忒六种文字写着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的碑文,体现了古代对孔庙和国子监的尊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