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位于各地 “花园道” 的景点:
香港花园道
茶具文物馆 :建于 1846 年,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属希腊古典复兴式风格,1984 年改建为茶具文物馆,展出历代茶具及茶艺相关文物。 景点 香港花园道茶具文物馆
罗连信楼 :建于 1900 年代,昔日是域多利兵房的营房,曾为驻港英军副司令的官邸,现时用作红棉路婚姻登记处及香港公园办事处,属一级历史建筑。
山顶缆车 :于 1888 年投入服务,游客可乘搭山顶缆车登太平山,在车厢内随缆车沿陡峭的斜坡上去,欣赏路旁倒退的林木和高楼大厦,还可到山下缆车总站的 “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 参观相关展览。
梅夫人妇女会 :大楼始建于 1914 年,于 1916 年正式启用,二战期间曾被日军占用,1947 年重新开放,只在每年特定日期开放参观。
圣约瑟堂 :建于 1871 年,经历了二战枪火及多次台风侵袭后仍保存下来,20 世纪中被拆卸重建。
香港动植物公园 :建成于 1871 年,园内植物多达千余种,还有药用植物园,另设动物园,饲养各种哺乳类、爬行类动物及雀鸟,适合亲子同游。
香港礼宾府 :即前总督府,是 25 位香港总督的官邸,现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官邸,建筑风格独特,二战时被日军改建,在原来的英式乔治亚时代建筑上,加建了一座高塔楼,又在屋顶加上日式瓦片,属法定古迹。
中区政府合署 :位于下亚厘毕道,为前政府总部,由英国殖民地政府于 1957 年建成,多个主要政府部门于 2011 年迁往添马舰新政府总部前均以此作为办公地点,不开放参观。
圣约翰座堂 :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物,设计揉合了 13 世纪的早期英格兰式以及华丽哥特式建筑风格,1941 年二战期间曾遭日军占领并成为日本人的会所,受严重破坏,目前教堂内部装潢大部分是战后设计的,属法定古迹。
前法国大楼 :以花岗石和红砖盖成,设计采爱德华时代的新古典风格,北隅建有一座圆顶的小教堂,尽显殖民地色彩,战后被香港政府购回,曾先后用作教育署总部、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及政府新闻处办事处,属法定古迹,不开放参观。
中银大厦 :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以简单的几何线条,在维港勾划出一根拔地而起的 “竹子” 造型,象征生机茁壮、节节向上,大厦揉合中国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科技,以玻璃幕墙及铝合金建成。
汇丰总行大厦 :由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采用预制组件,从世界各地运来钢件、玻璃、铝制外壳及地板现场装嵌,其银行大堂的中轴庭高达 11 层,开放透明的设计让天然光线充满大楼,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物之一。
武汉花园道
特色店铺 :花园道集结了众多首店和特色品牌,如茶颜悦色凤彩汉绣主题概念店、星巴克武汉首家臻选店、全国首家 o’eat、commune 全国首店等,还有众多主理人潮牌店,是购物和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艺术场馆 :花园道与国内外大师、艺术馆保持合作,如 C.Lab 艺术馆会举办 “洄声”“最野艺术节” 等活动,通过舞蹈、声乐、雕塑、行为艺术、装置等形式,让游客感受艺术的魅力 。
休闲广场 :前广场设有桂花树下的休闲区域,游客可以点杯咖啡,坐在那里感受时间的静默流淌,享受慢生活 。
中山三乡花园道
美陈打卡点 :花园道内设置了多个美陈打卡点,如巨型玫瑰花等,适合游客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特色餐饮店铺 :有伽农咖啡、兴茶里、庄屿茶、澳礼信阿华的茶等,提供各种特色美食和饮品,还有牛福爷地摊火锅、熊猫炸串、阿卓臭豆腐等美食店,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花园道
各类花卉植物 :可以看到玫瑰、薰衣草、雏菊、紫藤等花卉,以及银杏树等大型乔木,还有大片的草坪植物,形成美丽的景观和户外休闲空间。
南非花园大道
湖泊与海滩 :花园大道与湖泊、山脉、黄金海滩、悬崖峭壁和茂密原始森林丛生的海岸线平行,沿途可见清澈的河流自欧坦尼科与齐齐卡马山脉流入蔚蓝的大海,莫塞尔港、乔治镇、奈斯那等地的海滩景色迷人。
齐齐卡马国家公园 :是花园大道上的重要景点,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壮观的瀑布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旅行、森林探险、观鸟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