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主要可以分为六大景区,分别是三穗堂景区、万花楼景区、点春堂景区、会景楼景区、玉华堂景区以及内园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独特的景点,以下是详细介绍 :
三穗堂景区
三穗堂 :位于园区南侧,是景区的主要建筑。厅正中悬挂 “三穗堂” 匾额,“三穗” 典故出自 “梁上三穗”,象征丰收。匾额下是园林主人潘允端撰写的《豫园记》,厅堂还悬挂 “城市山林”“灵石经使” 两块匾额。清初,三穗堂是上海县衙办公之所,清中叶则是豆米业公所议事、定标准斛之所,又名 “较斛厅”。 景点 上海豫园三穗堂
仰山堂 :位于三穗堂后方,堂内高悬 “此地有崇山峻岭” 牌匾,游客可在此凭栏远眺大假山的秀丽风光。仰山堂上是卷雨楼,“卷雨” 二字取自《滕王阁诗》“珠帘暮卷西山雨”。
万花楼景区
鱼乐榭 :位于万花楼景区西南角,“鱼乐” 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篇》。鱼乐榭小巧精致,飞檐灵动活泼,周围绿茵覆盖,游客可临榭观溪。水榭东北角是一条曲折长廊,中间有墙分隔,游人可行两侧,故名为 “复廊”。
万花楼 :复廊左侧即万花楼,原为明代花神祠,清代重建为 “万花深处”,楼下漏窗有 “梅、兰、竹、菊”,表明这里花团锦簇,四季常开。楼前还有一棵四百多年的古银杏树,相传为园林主人潘允端所植。
点春堂景区
点春堂 :景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藏宝楼、点春堂、打唱台、和煦堂。点春堂由清代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点春” 出自苏轼词《戚氏・玉龟山》。咸丰三年,上海人民起义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此处设立指挥所,因此点春堂也是人民革命纪念地之一。
凤鸾舞吟 :又称 “打唱台”,戏台上花纹繁复,是明清时期俗文化的彰显。打唱台的四根石柱上写有楹联,描绘出四季之景。
和煦堂 :位于打唱台南面,因面山背水,气候适宜,因而得名 “和煦”。四面皆有窗户,堂内可见清代的家具,桌、椅、几均为榕树根制作,十分精致。
会景楼景区
会景楼 :位于豫园中心位置,登楼可观全景,故名为 “会景楼”,会景楼三面环水,周遭郁郁葱葱。
积玉水廊 :连通两楼,北连会景楼,南连涵碧楼,“积玉” 二字取自廊旁石峰 “积玉峰”,水廊长达百米,是江南园林中最长的水廊。游客信步廊中,可赏亭榭,可观鱼戏。
玉华堂景区
玉华堂 :位于得月楼东侧,原为园林主人潘允端的书房,潘允端十分喜爱玉玲珑,因此修建此楼便于观赏。玉华堂于八一三淞沪会战被毁,后重修。目前堂内陈列有文房四宝、明代紫檀木画案等珍贵物品。
玉玲珑 :与环龙桥相对,与苏州冠云峰、浙江邹云峰并称为 “江南三大奇石”,堪称豫园之宝。玉玲珑之美可用 “皱、瘦、漏、透” 四字来概括,还有 “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 的说法。
听涛阁 :地处积玉水廊东面,是一座两层建筑。此地临近黄浦江,在这里可以隐约听见江水声,“听涛阁” 便由此而来。阁楼之上还塑有单腿独立的仙鹤,听涛阁展厅也常常举办各种中小型书画展与文物展。
内园景区
静观 :进入内园首先看到的就是静观,又名 “晴雪堂”,是该园的主要建筑物,“静” 字取自 “静观万物皆自得” 一句,“面对假山,山后及左右环以层楼”。清乾隆四十一年,这里曾被买下作为钱业商议公共事项之处所。
观涛楼 :位于静观的西南侧,紧邻还云楼,是一座三层楼阁,也被称作 “小灵台”。楼高十余丈,昔日登此楼可眺望黄浦江烟波浩渺,因而得名。
古戏台 :位于还云楼南侧,左右两侧设有西、东双层看廊。戏台精致,雕梁画栋,有 “东南第一台” 的美誉,石柱上刻有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手笔 “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贵宾雅座摆放在戏台正对面。戏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利用声学原理,使得戏剧能产生 “余音绕梁” 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