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长江边上的蛇山之巅,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公园分为西区、南区、北区、东区四个景区,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具体介绍如下:
西区 :是公园的中心区域,景观以建筑为特色,牌坊、配亭、轩廊、主楼分布于三层平台上,沿中轴线逐层升高。
黄鹤楼主楼 :1985 年 6 月重建落成,以清同治楼为蓝本,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 “四面八方”。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 51.4 米,底层边宽 30 米,顶层边宽 18 米,全楼各层布置与陈设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 。
胜像宝塔 :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1343 年),是黄鹤楼古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2013 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三楚一楼 :位于黄鹤楼以西 132 米处,原名南楼,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 年),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因唐朝诗人李白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的诗句而得名。
云衢轩 :位于黄鹤楼以东 60 米处,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 年),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式建筑。轩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的诗句。
凝翠轩 :位于黄鹤楼以北 50 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是一座单层的轩廊式建筑。轩名取自唐朝诗人崔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的诗句。
揽虹亭 :位于黄鹤楼以南 100 米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年),是一座单层的亭阁式建筑。亭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 的诗句。
宝铜顶 :即清同治黄鹤楼楼顶,陈设在黄鹤楼正东 92 米处。铜顶为青铜铸成,中空,顶高 3.4 米,底径 1.8 米,壁厚 4 厘米,重约 2 吨。整个顶分为三部分,上端为宝瓶攒尖顶,中邵呈两个球体叠加形成的葫芦型,底部为莲花宝座型。清光绪十年(1884 年)黄鹤楼被火焚毁后,仅遗此物 。
千禧钟 :位于黄鹤楼以南 150 米处,是为了迎接新千年而铸造的。钟高 2.18 米,直径 1.8 米,重约 2 吨。钟身上刻有《千禧钟铭》和 1000 个不同字体的 “福” 字。
西爽亭 :位于黄鹤楼以西 180 米处,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 年),是一座单层的亭阁式建筑。亭名取自唐朝诗人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诗句。
南区 :景观以文化展示为重要内容,围绕鹅池有各种碑廊、碑亭和浮雕,又有供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的南楼、演奏古乐的落梅轩和作为雅集场所的紫竹苑。
紫竹苑 :位于黄鹤楼以南 200 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是一座以紫竹为主题的园林式建筑。苑内种植了大量的紫竹,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等景观。
南楼 :位于黄鹤楼以南 250 米处,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 年),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因唐朝诗人李白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的诗句而得名。
毛泽东词亭 :位于黄鹤楼以南 300 米处,始建于 1992 年,是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而建造的。亭内立有一块高 3.2 米、宽 1.8 米的汉白玉石碑,碑上刻有毛泽东同志 1927 年春登黄鹤楼时写下的《菩萨蛮・黄鹤楼》一词。
白龙池 :位于黄鹤楼以南 350 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是一座以白龙为主题的水池。池中有一座白龙雕塑,池边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等景观。
古碑廊 :位于黄鹤楼以南 400 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是一座以古碑为主题的廊式建筑。廊内陈列了大量的古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碑。
梦得亭 :位于黄鹤楼以南 450 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是一座单层的亭阁式建筑。亭名取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字 “梦得”。
北区 :位于蛇山北坡,以自然景观为主,除植物观赏园外,还有与神仙传说相关的吕祖洞、仙枣亭等景点。
吕祖洞 :位于黄鹤楼以北 100 米处,是一个天然的石洞,相传是吕洞宾修炼的地方。洞内有一些石凳、石桌等,还有一些吕洞宾的画像和传说故事。
仙枣亭 :位于黄鹤楼以北 150 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是一座单层的亭阁式建筑。亭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 “仙人摘仙桃,颗颗大如斗。” 的诗句。
东区 :从白云阁往东,沿山脊有石牌坊,岳飞亭和岳飞铜像,是公园重要的人文景观。
白云阁 :位于黄鹤楼以东 300 米处,始建于唐永泰元年(765 年),是一座以白云为主题的楼阁式建筑。阁高 20.7 米,建筑面积 198 平方米,阁内陈列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和文物。
岳飞亭 :位于黄鹤楼以东 350 米处,始建于 1937 年,是为了纪念岳飞而建造的。亭内立有一块高 2.5 米、宽 1.2 米的石碑,碑上刻有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词。
岳飞铜像 :位于黄鹤楼以东 400 米处,始建于 1985 年,是为了纪念岳飞而建造的。铜像高 8 米,重约 10 吨,底座高 2.5 米,底座上刻有岳飞的生平事迹和《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