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还有什么石窟景点吗

2025-02-05 22:57:35  阅读 17 次 评论 0 条

洛阳除了著名的龙门石窟,还有不少其他石窟景点,以下是一些比较值得一看的:

巩义石窟

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巩义市河洛镇大力山下,地处郑州、洛阳两大古都之间,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

历史沿革 :原名希玄寺,唐初称净土寺,宋代改称 “大力山十方净土寺”,清代以后称 “石窟寺”,是《西游记》里唐僧原型玄奘的出家之地。由北魏皇室开凿,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历代都相继在这里凿龛造像。

石窟特色 :坐北向南、背山临水,现存有 5 个洞窟、1 个千佛龛、3 尊摩崖大佛、7743 尊佛像,186 篇造像题记及其他碑刻。第 1-4 窟为中心塔柱窟,第 5 窟为方形。佛像脸形方圆,题材丰富,还有礼佛图、神王、怪兽、伎乐等。其中第 1 窟门内两侧的 “帝后礼佛图” 构图完美、保存完整,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水泉石窟

地理位置 :位于洛阳偃师区寇店镇水泉村。

石窟特色 :现存深 9.5 米的大型敞口纵长方形平顶殿堂窟一座,系天然溶洞修凿而成。窟正壁雕造并立二佛,像高 5 米有余,头上部残,额肩宽平,衣纹多平行线条,裙褶细密,与龙门宾阳中洞南北立佛接近。

西沃石窟

地理位置 :原址位于洛阳新安县北 40 公里西沃村,后因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搬迁至铁门镇千唐志斋博物馆。

历史沿革 :距离北魏洛阳故城约 90 公里,一开始分为东区和西区,两区相距约 15 米。东区仅存一座单体摩崖释迦立佛像龛,立佛高 1.98 米;西区自东向西依次有四座摩崖浮雕石塔,两座石窟,塔与石窟间分布有两区供养人像、一百多个小佛龛,共计 278 尊大小雕像。

石窟特色 :主窟只有两个,一号窟稍大,长宽高各约 2 米,内有石雕佛像 11 尊,顶部有浮雕莲花、飞天,题记为 “邑主王俊达发愿修造”,建于北魏孝昌年间;二号窟稍小,内有石雕佛像 7 尊,建于北魏普泰元年。

鸿庆寺石窟

地理位置 :位于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南 8 公里,东距北魏洛阳故城约 60 公里,南临南涧河,北依白鹿山。

历史沿革 :开凿于宣武景明年间(500 年 - 503 年),是年代较早的北魏中原地区主流石窟之一,2001 年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来叫三圣庙,后更名为大德寺,武周圣历元年(698 年),武则天将其命名为鸿庆寺。

石窟特色 :现存六座石窟,第 1 窟和第 3 窟是内深五米的大中型石窟,第 2 窟是中型窟,第 4、5、6 窟是 3 米以下的小窟。除第 1 窟为中心柱窟外,其他都是殿堂窟。第一窟西壁上刻有佛教故事,南壁刻一佛坐莲座上,两侧各有两菩萨,北壁中间刻浮雕降魔变图,东壁刻有高大的城楼。

虎头寺石窟

地理位置 :位于洛阳宜阳县樊村镇老羊坡村虎头山上。

石窟特色 :开凿于北魏晚期,现存洞窟 1 个、佛龛 19 个、佛像 30 余尊。洞窟平面呈方形,平顶,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右壁各雕一佛二菩萨。佛像面容圆润,体态丰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铺沟石窟

地理位置 :位于洛阳嵩县田湖镇铺沟村。

石窟特色 :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大小洞窟 10 余个,佛龛数百个。石窟造像题材丰富,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雕刻风格细腻,线条流畅,是研究北魏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2691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