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有什么故居景点

2025-01-23 19:24:29  阅读 16 次 评论 0 条

潮汕地区的故居景点众多,它们风格各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故居景点:

陈慈黉故居

概况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是由旅外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的大规模民居建筑群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 “驷马拖车” 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占地面积 2.54 万平方米,共有厅堂 506 间,被誉为 “岭南第一侨宅”,也是潮汕地区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家族式建筑,为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4A 级景区。

主要景点 :

善居室 :是陈慈黉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始建于 1922 年,至 1939 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 6861 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 202 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善居室组群以典型的 “驷马拖车” 为主体,进门后是一个大大的广场,两层洋楼搭配东西厢房,是 “驷马拖车” 里的 “车”。沿厢房旁巷弄而入,则是大院小院一个接一个的 “驷马”。善居室建筑中西合璧,厢房仿北京东西宫建筑,四周为双层洋楼。每座院落内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点缀亭台楼阁、西式阳台,又设有更楼哨台和通廊天桥。善居室还开辟了多个博物馆,有潮汕新娘馆、木偶馆、潮剧馆和潮汕工夫茶馆等,还有许多传统手艺人进驻。

三庐 :于 1920 年落成,是一个二进院子。头一进只有庭院,第二进的大门上方,写着 “三庐” 二字。这道门融合了各种时代和异域元素,拱门加上 “三庐” 俩字是典型中式风,门上雕刻和两侧的柱子又是典型欧式风。最抢眼的是墙上的瓷砖图案,一块块拼贴上去,乍看有点东南亚风,可花饰纹理看起来又很欧洲。第二进是一栋两层小楼,三面而立,与院门院墙一起围着小院。

郎中第 :是陈慈黉为纪念父亲陈焕荣所建,建筑多达四进,居中和两厢是平房,外围则是两层西式骑楼,四周有天桥相连,房舍达到 126 间。

寿康里 :兴建时间晚于郎中第,格局与之相似,房舍达到 95 间。这种格局的好处是内低外高,形成一个城寨式庭院,有防御功能。

许驸马府

概况 :位于潮州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 4 号,始建于 1064-1067 年,距今已有 940 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数代,多次修建,但仍保存着宋代建筑的基础格局,被专家认为是现存潮汕 “府第式” 民居的最初形制。

建筑特色 :许驸马府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24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400 平方米。建筑格局为三进五间,左右有从厝,后有后包,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府内保存了大量的宋代建筑构件和装饰,如木雕、石雕、灰塑等,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己略黄公祠

概况 :位于潮州市区义安路铁巷 2 号,始建于 1887 年,规模不大,建筑也不显雄伟辉煌,但是却以精美绝伦的木雕装饰著称,有 “潮州一绝” 的美誉。

建筑特色 :己略黄公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5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20 平方米。建筑格局为二进四合院式,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祠内的木雕装饰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等,雕刻工艺精湛,线条流畅,造型逼真,是潮汕地区木雕艺术的杰出代表。

从熙公祠

概况 :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金砂乡斜角头村,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 年),是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富商陈旭年专程回乡所修建的资政第中的一座祠堂,它坐东向西,规模宏大,前后历时 14 年,耗银 26 万两。它被称为潮汕地区清代石雕中的顶极艺术精品而享有 “民间瑰宝” 的声誉。

建筑特色 :从熙公祠的石雕以精美的工艺和细腻的线条而著称,其内容丰富多样,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祠堂大门前的一对石鼓,鼓面直径达 1.5 米,鼓身雕刻有狮子滚绣球、双龙戏珠等图案,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黄叔培故居

概况 :又称 “博士第”,位于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观音山村,是中国著名内燃机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黄叔培的故居。建于 1924 年,资金是黄叔培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积攒而来的。

建筑特色 :“博士第” 是一座 “四点金” 古民居,历经百年风雨而保存完好。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600 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风格具有潮汕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32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