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地宫尚未发掘,无法确定其中具体有什么景点,但根据考古研究和历史记载,可以推测出一些可能存在的内容,同时,乾陵的陪葬墓及地面建筑有许多值得参观的景点,具体介绍如下:
推测乾陵地宫可能存在的景点或文物
大量珍贵文物 :据《述圣纪碑》碑文记载,唐高宗临死时要求把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都陪葬,加之武周与高宗处于盛唐时期,地宫内藏品数量与等级之规模应当是庞大的,可能有大量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丝织品等,这些文物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帝王棺椁 :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地宫中必然放置着两人的棺椁,棺椁的材质、雕刻和装饰等都可能体现出唐代的皇家风范和丧葬文化。
乾陵陪葬墓中的景点
永泰公主墓
地宫壁画 :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保存较为完好,内容丰富,包括侍女图、仪仗图等,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唐代高超的绘画艺术水平。
石椁线刻画 :墓室内的石椁上刻有精美的线刻画,内容有仕女、花鸟等,线条细腻,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章怀太子墓
《马球图》壁画 :绘于墓道西壁,长 6.75 米,高 1.65 米,画面上有 20 匹 “细尾扎结” 的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登黑靴,头戴幞头,他们一律为左手执缰,右手执偃月形鞠杖,整个比赛场面精彩激烈,是我国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记录。
《观鸟捕蝉图》壁画 :位于后室东壁,画面中描绘了三位宫女,分别作观鸟、捕蝉、持扇状,神态各异,生动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懿德太子墓
大型仪仗图壁画 :墓道两侧的壁画以大型仪仗图为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描绘了太子出行时的壮观场景,体现了唐代皇家的威严和气势。
墓室结构 :懿德太子墓的墓室规模较大,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其建筑结构和布局反映了唐代高等级墓葬的规制。
乾陵地面建筑景点
无字碑 :位于乾陵司马道东侧,通高 7.53 米,宽 2.1 米,厚 1.49 米,重约 98.8 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侧各线刻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碑座阳面线刻一幅狮马图,造型精美,雕刻细腻,但却未刻一字,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猜测,成为乾陵的一大奇观。
述圣纪碑 :位于司马道西侧,是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碑身由七块巨石组成,寓意着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如同七曜般闪耀,碑文由武则天亲自撰写,内容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书法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六十一蕃臣像 :位于朱雀门外的神道两侧,现存 61 尊石人像,这些石像大多身着紧袖、阔裾长袍,腰束革带,脚蹬皮靴,双手前拱,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是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石狮 :乾陵内城四门均有石狮一对,这些石狮造型雄伟,气势磅礴,雕刻工艺精湛,充分展现了唐代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是乾陵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