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海门已经消失的景点:
- 乡镇影剧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影剧院是人们享受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十分火爆。当时的影剧院设有众多观众席,还配套有文化站、老干部活动室、阅览室、弈棋室、乒乓室等,成为全镇的文化中心。但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影剧院逐渐消失。
- 金沙洞:位于海门东门外(今岩头外沙一带),清宣统年间的海门八景与海门八胜中,有5处与之有关,20世纪初又增加了“金沙落雁”一景。这里曾是海门最热的旅游点,吸引众多文人雅士。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海防建设需要,金沙洞一带被征用,相关景观逐渐消失。
- 东洲镇:海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唐末长江口涨出的沙洲之一,东洲镇是当时海门县的县治所在地,在今吕四的东南。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东洲镇被洪水吞没,从此只留存于史料中。
- 大储站:1914年张謇创建大生三厂,1921年开工投产,为扩大市场和运输需要,张謇在海门县城建立了办事处、大储站等机构,可以说,大储站是海门最早的物流中心,它位于七案河的南端,是一片中西合璧的仓储式建筑群。解放后,大储站改为粮食局仓库,直到旧城改造时开发为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