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繁峙的景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光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
历史文化类
- 岩山寺: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寺内南殿为文殊殿,殿内残留金代彩塑水月观音、胁侍、天王和文殊坐骑等,内壁四围有金代壁画,总面积约90平方米,由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内容以佛教经传故事为主题,是研究宋、金历史、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资料。景点忻州繁峙岩山寺
- 公主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寺属五台山北合外寺庙。殿堂按皇家“三宫六院”的格局布置,中轴线上有三进院,毗卢殿和大雄宝殿是精华所在,殿内正面中间塑毗卢遮那佛等佛像与背后的悬塑相当精彩,四壁皆有艺术价值较高的明代壁画。景点忻州繁峙公主寺
- 三圣寺:现存建筑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寺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大雄宝殿为寺内主体建筑。殿内有塑像14尊,其中6尊为元代所塑,8尊为明代所塑,大雄宝殿东西北三壁均存清代壁画。景点忻州繁峙三圣寺
- 秘密寺:创建于北齐,唐武则天时为远近闻名的禅宗道场,金代以前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属西台外九寺之一。主体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殿、文殊殿、藏经阁遗址,寺东1公里处有中庵,从中庵向东北上行2公里,有秘密寺最负盛名的龙洞。景点忻州繁峙秘密寺
- 繁峙古城: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是山西省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古城内的街道布局严谨,古建筑群落错落有致,古老的城墙、城门和庙宇等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古代。景点忻州繁峙古城
- 平型关:位于繁峙县城东北65公里处,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也是雁门十八隘之一,四周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是穿过内长城的重要通道,为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因平型关大捷而闻名于世。景点忻州繁峙平型关
自然风光类
- 繁峙十景之笔峰拱秀:位于繁峙县城南面十里以外的“净明”山麓,三峰并立,不偏不倚,形似古“笔架”,“笔峰”居于中,众山环立两侧以“拱”其“秀”。
- 繁峙十景之圭峰古柏:在岩头乡安头村离村一里多地的东北坡上,有一座据说始建于唐,明代又重修过的“圭峰寺”,寺外有一片约几百亩的柏林,“古柏”躯干别致,形似“扭纹”,形态独特,远近游人皆称奇。景点忻州繁峙圭峰古柏
- 繁峙十景之崖山叠翠:在岩头东北的“秘魔崖”上,悬崖陡峭,石峦“叠”积,崖壁之中有一石缝,清泉从石缝顶端均匀地下滴,其声淙淙,其色莹莹,无寒无暑,无夜无昼。景点忻州繁峙崖山叠翠
- 繁峙十景之台背冰岩:在“五台山”的北台背壑,因山高“崖”深,积“冰”在酷热的“三伏”也不消融,久有“万年冰”之称。
- 繁峙十景之三泉涌洌:在大营东南三里以外的蘑菇川前,地下水经此遇“铺山石”而涌出地面,大泉有“三”,形似品字,又称“品字泉”,周围小泉密布,水草丰满,清泉绿地,堪称胜景。
- 繁峙十景之囱城现影:在大营以北,齐城以西的开阔地带,久称“卤城滩”,相传这里是汉和北魏时卤城县故址,城毁多年,但过去在雾雨茫茫时,常可以望见城阁楼台的幻影。景点忻州繁峙囱城现影
- 繁峙十景之孤山晚照:在横涧乡孤山村南,四周平坦,“孤山”独出,每当日没西山,周围“林岩尽瞑”的时候,唯独它“夕阳犹照”,“一峰独青”,历代称奇。
- 繁峙十景之峨岭秋红:在今代县康家沟南麓(原属繁峙县),因系峨河支流,久称峨岭,传说一入秋季,岭上草木很快变红。景点忻州繁峙峨岭秋红
- 繁峙十景之滹沱落石:横贯繁峙县东西百三十里的滹沱河,沿途接纳了大中支流十几条,这些从南北两山涌来的大水带下无数的乱石,可是一入滹沱河床,“石”就“落”而不见。
- 繁峙十景之峪口晴岚:在南峪口的峪道沟口,此景主要指雨过天晴后的清早,峪口周围有一种特殊的五光十色的静“岚”晨色,千锦百绣,翠色欲流。
- 繁峙大峡谷:位于繁峙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峡谷全长50多公里,最深处可达800米,峡谷内峰峦叠嶂,溪流潺潺,景色宜人,可选择徒步或者乘坐缆车游览峡谷,欣赏沿途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