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海南历史上最早的旅游景点为三亚的大小洞天景区。相关介绍如下:
- 历史渊源:南宋时期,吉阳军知军毛奎性欣黄老、酷爱山水,对南山屡加探访,在南山之麓、南海之滨发现了中空成洞的巨石,在巨石上亲笔题写“小洞天”摩崖石刻文字,并刻上五言排律一首。他以道家文化的眼光和理念,将其开发为道家风景胜地,并在此留下了“海天奇观”、《大小洞天记(并序)》等石刻文字,大小洞天景区的名字由此得来。
- 文化底蕴
- 道教文化:大小洞天自宋代就以神仙洞府著称于世,是海南道教的发祥地,相传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也曾隐居于此修炼身心,传法布道。
- 佛教文化:公元748年,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遇飓风,漂流到大小洞天登岸,在此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为纪念这一段千古史话,景区内立有鉴真登岸群雕等景点。
- 自然景观:景区背靠南山,面向大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碧蓝旖旎的海景、巍峨葱郁的山景、椰影婆娑的树景和错落奇特的石景。海岸遍布着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群,它们有的像仙桃,有的像白鲸,有的像海蛙,有的像莲花,肖形状物、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