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宝塔景点主要有双塔寺的凌霄双塔,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名称由来 :双塔寺本名 “永祚寺”,因寺内有凌霄双塔而被称为 “双塔寺”。凌霄双塔包括文峰塔和舍利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被历代地方志书列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也被誉为 “晋阳奇观”,是太原的标志。
地理位置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 4 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
建筑结构 :两塔均为八角 13 层,高约 54.7 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盘旋而上,直达最上层。文峰塔略低于舍利塔,总高度为 54.76 米,上下直径几乎相同,基本为直上直下,没有明显收分,外形呈直线形;舍利塔全塔总高 54.78 米,上下直径相差很大,有明显的收分,尤其是七层以上更为突出,使整个塔的外形呈弧状流线形。
历史渊源
文峰塔 :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99 年),是 “起自堪舆家言” 的风水塔,是封建社会地方仕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欣赏性建筑。
舍利塔 :建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 1611 年),由明代万历年间的高僧妙峰大师(即福登和尚)监造,因塔内藏有佛舍利子,所以又叫做宣文佛塔。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双塔的斗拱、飞檐、枋、椽、柱等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13 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塔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栏相连,垂柱上方的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建筑雕刻图案富丽,镂工精细,是明代砖仿木建中的优秀作品。
文物价值 :双塔寺现今共收藏和保护有价值的碑碣刻石 260 余通,其中包括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人的书法碑刻,还有明代的石刻珍品《宝贤堂集古法帖》180 余通等,集清以前各代著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瀚于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