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2千米处,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也是中共中央领导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景点延安杨家岭
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
革命旧址建筑
- 中央大礼堂:
- 建筑特色:由杨作材、张协和等负责设计,于1942年春天动工,年底竣工。礼堂设计风格采取西式穹顶与陕西窑洞相结合的思路,既节省了木材,又发挥了石材丰富的优势,大礼堂采用石拱建造穹顶,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整个建筑,外部具有俄罗斯特色,内部又是典型的陕北窑洞风格。
- 历史意义: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 中共中央办公厅:
- 建筑特色:中共中央办公厅楼是由中央机关干部和附近的军民自己动手,就地取材,于1941年修建而成的,形似飞机,两侧如机翼,二、三层有通往后山的天桥,外形很像机舱,因此人们称它“飞机楼”。
- 历史意义:党中央曾在此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办公厅的西厅是中央机关的餐厅,有时作会议室用,窗户看起来很小,而且没有向外开的门,这都是为了保密。
- 毛泽东旧居:
- 建筑特色:位于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办公厅楼右边的山坡上,院内有三孔坐西向东的石窑,中间一孔是办公室,左边一孔是寝室,另外一孔是工作人员的住室。
- 历史意义: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投降活动》《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许多重要文章,领导了抗日战争。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这里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 周恩来旧居:周恩来旧居位于杨家岭革命旧址内,是一座坐北面南的接口石窑洞。周恩来曾在此居住和工作,领导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 朱德旧居:
- 建筑特色:同样为坐北面南的接口石窑洞。
- 历史意义:朱德在此居住期间,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
- 建筑特色:地处杨家岭14孔窑洞北头,为6孔接口土窑洞。景点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
- 历史意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先后成立了白军工作部,白区、敌区工作委员会,由周恩来、张浩负责。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办公地址就设在这6孔窑洞。陈绍禹(王明)任部长,柯庆施、南汉宸任副部长。
展览陈列
杨家岭革命旧址内还设有多个展览陈列,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这些展览陈列包括《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毛泽东在延安》《周恩来在延安》《朱德在延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