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有许多红色景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景点介绍:
- 肥西县烈士纪念馆:位于肥西县烈士陵园内,展馆面积600多平米,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划分为“序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尾厅”四个主体部分。馆内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油画、雕塑、场景复原和实物陈列,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肥西革命史料、烈士生平事迹和英勇壮举。景点肥西县烈士纪念馆
-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位于山南镇,1978年,山南小井庄人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纪念馆占地近9000平方米,由牌楼、广场、展厅、万里座谈会址、碑廊等构成,整体呈现徽派建筑的风格,具有江淮丘陵地区的特色,是国家级AAA旅游景区,也是中央文明委“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点。
- 新四军花岗伏击战旧址:1938年9月12日夜,新四军七团一营在花岗七十埠一带埋伏日军,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毁日军汽车45辆,对当时武汉会战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为纪念此次战斗,1998年9月12日,肥西县在花岗镇设立了“新四军花岗伏击日军汽车队纪念碑”。
- 小院墙革命旧址:1935年6月,以皖西北游击大队为基础,在合肥西乡小院墙(今肥西县铭传乡高塘村)成立了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孙仲德任师长,张如屏任政委,曹云露任参谋长。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在此成立后,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有力地支援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保卫大别山革命红旗立下了功勋。
- 颜文斗公园:位于肥西县丰乐镇,是为纪念烈士颜文斗而建。颜文斗从上海求学归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合肥游击大队与地主反动派进行斗争,1934年5月23日被捕,8月9日,年仅25岁的他在离家80公里外的六安市北门被生生活埋。公园内立有颜文斗的铜像,其英雄事迹在家乡传颂。
- 张璋烈士墓:位于官亭镇周公山北麓,墓呈圆形,由青石砌成。张璋原名张鼎和,是著名淮军将领张树声之后,1936年被捕,年仅31岁便英勇就义。肥西县人民政府修葺了这座烈士墓,墓前矗立的石碑上刻着由其战友、原中共安徽省第二书记顾卓新题书的“张璋烈士之墓”,这里已成为肥西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 马子中烈士墓:位于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中派社区马郢村民组,现为肥西县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6月,马子中与颜文斗等率合肥游击队转移途经严店附近宿营时,因哨兵被捉后走露消息,受到近千人反动武装围攻,马子中等16人被捕,后被押送六安,1934年10月5日深夜,马子中等被押到六安北门外,活埋牺牲。1944年修建此墓,1999年,因合界高速公路建设,肥西县人民政府将烈士墓迁建于马郢村南30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