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的主要景点包括中路的各大殿堂、东西配殿以及牌楼、碑亭等建筑,以下是详细介绍:
中路建筑
- 宝坊院三牌楼:建于清乾隆九年,共三座牌楼,均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字。北侧牌楼前额题为“寰海尊亲”,后额题为“群生仁寿”;东侧牌楼前额题为“慈隆宝叶”,后额题为“四衢净辟”;西侧牌楼前额题为“福衍金沙”,后额题为“十地圆通”。
- 昭泰门:牌楼院北为昭泰门,中间为一间正门,两侧各有一旁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棋盘大门。两侧垛墙上装饰有“二龙戏珠”和“寿”字等图案,门楣上的匾额是乾隆皇帝亲笔以满、汉、蒙古、藏四种文字书写。建筑雍和宫昭泰门
- 雍和门殿: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山门、天王殿,殿上悬乾隆皇帝手书“雍和门”大匾,殿前有青铜狮子。殿内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弥勒菩萨塑像,大殿两侧是泥金彩塑四大天王,弥勒塑像后面是神将韦驮。建筑雍和宫雍和门殿
- 雍和宫殿:原为雍亲王府银安殿,改庙后为雍和宫庙宇的正殿。殿内正北供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正中供释迦牟尼佛,西侧供燃灯佛,东侧供弥勒佛,两厢供有十八罗汉像。建筑雍和宫雍和宫殿
- 永佑殿:原为雍亲王胤禛寝殿,改庙后称为“永佑殿”,是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有三尊高2.35米的檀木雕佛像,中为无量寿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殿内西墙供绿度母补绣像,东墙供白度母画像唐卡。建筑雍和宫永佑殿
- 法轮殿:是僧人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场所,建筑平面呈十字形,顶部设五座天窗,窗上置五座鎏金宝顶。殿内正中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高6.1米的铜制宗喀巴大师像,背后是五百罗汉山,西侧经架上供有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东侧架上供有续藏经《丹珠尔》207部,两墙壁画为《释迦源流图》。建筑雍和宫法轮殿
- 万福阁:殿高25米,是雍和宫寺庙建筑群中北端最高的建筑,有飞檐三重,两旁是永康阁和延绥阁,有飞廊连接。殿内正中供18米高弥勒菩萨像,佛像主体材质为一根26米白檀木,其中地上18米雕为佛像,地下8米立为基础。建筑雍和宫万福阁
- 绥成殿:是雍和宫中路最北端的建筑,也是最后一进殿堂。殿内正中供奉白伞盖佛母像,西侧供奉白度母像,东侧供奉绿度母像。建筑雍和宫绥成殿
其他建筑
- 钟楼和鼓楼:位于雍和门殿两侧,每天清晨和傍晚,僧侣们会敲响钟声和鼓声,以此来召集信徒们进行早晚课诵。建筑雍和宫钟楼
- 碑亭:雍和宫内共有三座碑亭,分别位于雍和门殿、雍和宫殿和万福阁附近。碑亭内存放的石碑大多刻有历代皇帝的诏书、圣旨或是有关雍和宫的历史文献。建筑雍和宫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