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寺分为东黄寺和西黄寺,东黄寺已毁,西黄寺保存完好,现为西黄寺博物馆,以下是西黄寺的一些主要景点:
- 山门殿:寺庙入口处的第一座建筑,外观宏伟壮观,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风格。两侧保存着琉璃花和龙雕嵌心八字墙,体现了汉藏融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景点北京西黄寺山门殿
- 钟鼓楼:位于天王殿前两侧,左右对称布置,楼顶覆盖着琉璃瓦,四角翘起,设计精美。
- 天王殿:位于山门之后,殿内正面供奉弥勒佛,弥勒背后供奉达摩多罗居士,传说这是唯一在天王殿供奉达摩多罗的寺庙,两侧供奉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四大天王。景点北京西黄寺天王殿
- 东西配楼:天王殿前的西配楼文萃楼曾展览《艺境妙谛-燕京八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教主题艺术展》,东配楼文华楼曾展览《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
- 垂花门:位于天王殿之后,连接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空间,是进入寺庙神圣空间的重要象征,代表着从世俗世界过渡到清净之地,其檐下悬垂的木雕装饰通常呈现出花卉的形状,尤其是莲花的形态。景点北京西黄寺垂花门
- 大雄宝殿:建于1927年,由九世班禅大师组织重修西黄寺时所建,采用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殿内庄严肃穆,正中为班禅大师的法座,西侧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东侧供奉强巴佛(弥勒佛)、十一面观音菩萨、卡萨尔巴尼观音菩萨。景点北京西黄寺大雄宝殿
- 清净化城塔:位于大雄宝殿正后方,俗称班禅塔,是乾隆皇帝为纪念六世班禅大师圆寂在西黄寺而下令建造的金刚宝座式衣冠塔。这座塔融合了汉、藏、印度三种文化的建筑风格,形制仿照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宝座样式,建筑群包括前后牌楼、护塔兽,塔身建在八角形的汉白玉金刚宝座上,八个拐角各一尊力士浮雕,塔身正面雕刻三世佛坐像,周围雕刻八位立式菩萨像,塔阶四面四层雕刻有三十二座佛像。景点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 东西碑亭:位于清净化城塔前两侧左右对称布置,东碑亭内立有《清净化城塔记》碑,乾隆帝为纪念六世班禅大师而御笔书写,以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于碑上;西碑亭内立有《写寿班禅圣僧并赞》碑,是乾隆皇帝为六世班禅大师祈寿而立,碑正面有著名的“祈寿长椿图”,图上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诗文,图和诗均为乾隆御笔。
- 慧香阁:位于清净化城塔正后方,又称后罩楼,一层有藏经殿及各展厅,二层光明殿为班禅行宫。藏经殿内供奉文殊菩萨,有大量的藏文经典,如《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典文献集合。后罩楼的几个展厅为西黄寺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从西到东依次为《清净化城专题展》《凉州会谈》《六世班禅和西黄寺展》《学衔制度展》。景点北京西黄寺慧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