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县即现在的河北定州市,这里有许多古迹景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介绍:
- 开元寺塔
- 基本概况:位于中山东路的宝塔街中心,高83.7米,为11层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建塔史上最高的一座砖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渊源:宋太宗时开元寺僧人慧能奉旨西竺取经,得舍利子归,宋真宗于咸平四年诏慧能建塔,1055年建成,历时55年。因建于开元寺内,故通称“开元寺塔”,又因北宋时定州地处边陲,登塔可瞭望契丹,以料敌情,故又称“料敌塔”。
- 建筑特色:塔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组成八角形,座基周围长127.65米。整体结构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形成回廊,犹如外塔环抱内塔;上下两层之间,内设升蹬梯道,穿过塔心逐层攀旋登高。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铁环悬有风铎,清风吹过,便发出清晰、空灵的天籁之音。景点定州开元寺塔
- 定州贡院
- 基本概况:位于定州市北城区街道中山东路草场胡同22号,是古代科举考试中,院试考秀才的场所,也是全国唯一文武兼备的科举考场。
- 历史渊源: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是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 建筑特色:主体建筑是魁阁号舍,建筑呈“品”字形罗列,犹如鸿雁般振翅欲飞,有祝愿考生像鸿鹄般展翅翱翔的美好寓意,魁阁上还供奉有主管文运的“魁星”,其造型为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呈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即“魁星点斗”,造型独特。景点定州贡院
- 定州文庙
- 基本概况:位于定州市北城区街道刀枪街1号,是河北省保存最大、建筑格局保持最为完整的孔庙古建筑群。
- 历史渊源:始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年),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多次修缮和扩建。
- 建筑特色:建筑有大成殿、崇圣祠与魁星阁、戟门、棂星门、明伦堂、节孝祠等,院内的东坡双槐,已有近千年树龄,为苏轼在定州做知州时亲手所植。景点定州文庙
- 雪浪寒斋
- 基本概况:位于众春园内,因雪浪石而得名,是定州八景之一。
- 历史渊源: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贬知定州时偶得一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展现出一副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遂名“雪浪石”,并从曲阳恒山运来汉白玉石,琢芙蓉盆将石放入盆中,于文庙后置斋,名“雪浪斋”。
- 建筑特色:清康熙四十一年,定州牧韩逢庥将盆石移入众春园,名“后雪浪斋”。斋亭高约4米,为六角亭,两侧假石垒砌,古朴典雅。雪浪石立于莲花石盆之上,盆直径136厘米,雪浪石高宽各76厘米,厚40厘米,底围196厘米,黑质白纹,似雪飞扬。景点定州雪浪寒斋
- 平山胜迹
- 基本概况:位于城北高头村东北,系两座相连的大型汉墓,百姓俗称女郎山或双峰山,是定州八景之一。
- 历史渊源:相传这里曾产生五色灵芝,甚至留下仙人采芝遗迹,清康熙年间,知州黄开运把它列为定州八景之一。
- 建筑特色:封土作夯土层,高20米,占地6万平方米。夏日峰颠绿树成荫,茂草铺地,登临揽胜,情趣万千。景点定州平山胜迹
- 北庄子汉墓石刻
- 基本概况:从定州清真寺西行650米即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渊源: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墓葬年代为西汉晚期。
- 文物特色:这里最大的亮点是可以下墓参观,墓道幽深黑暗,灯光忽明忽暗,尽头有棺材。此外,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刻文物,包括墓碑、墓志、画像石等,这些石刻文物造型精美,雕刻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景点定州北庄子汉墓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