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本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点,而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卓越学术地位的高等学府,不过校内有许多值得参观的建筑和景观,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介绍:
历史建筑类
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发源地,清康熙年间曾是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皇帝将其赐名 “清华园”。园内保留了众多古建筑,如工字厅、水木清华等,是清华早期历史的重要见证。 建筑 清华园
二校门 :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 “牌坊” 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 “清华园” 三个大字,它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清华的历史变迁。
清华学堂 :始建于 1909 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为德国古典建筑风格,青砖红瓦,装饰精美。1925 年,清华在此设立 “国学研究院”,著名的 “四大导师”—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荟集 。
大礼堂 :始建成于 1920 年 3 月,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和达纳设计,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科林斯风格的石柱,东罗马拜占庭风格的圆形屋顶,使其成为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 :包括清华学堂、大礼堂、图书馆(老馆)、体育馆、科学馆等,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景观类
水木清华 :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的北侧,被称作清华园 “园中之园”。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垂杨山水之中掩映着一幢秀雅的古建筑,正额 “水木清华” 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 。
近春园 :核心景观是被朱自清笔下的 “荷塘月色” 所描绘的荷塘及其包围的一座小岛,岛上有小山丘,还有古式长廊和汉白玉拱桥,景色优美 。
万泉河 :流经清华园的一条河流,是清华园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水清澈,河畔景色宜人,为校园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灵动之美 。
人文艺术类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于 2016 年 9 月正式对公众开放,由国际知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总建筑面积达 3 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达 9000 平方米,现有藏品约 25177 件,品类包括书画、织绣、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
新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为迎接百年校庆而兴建的重要文化设施,由清华建筑学院李道增院士主持设计,朱镕基总理命名,于 2011 年 4 月落成,2012 年 4 月正式启用,是学校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学术报告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清华校史馆 :展示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历史成就、学术贡献等内容,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实物等资料,让人们了解清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了解清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