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浚县古城是免费的景点,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 年),在明代多次维修增建,至崇祯十一年(1638 年)渐趋完备 。
1994 年,浚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2019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4A 级旅游景区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位于河南北部,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紧滨卫河,是典型的运河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浚县段。
格局特征 :浚县古城西滨卫河,东傍大伾,南包浮丘之半于城内,“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 构成了浚县古城显著的山水城格局特征。
主要景点
文物古迹 :古城墙、文治阁、县衙、文庙、子贡祠、世袭翰林府、城隍庙、南关石桥、东关石桥、宋家大院、北街土圆粮仓等一处处文物古迹见证了古城昔日风采和繁荣历史 。
历史文化街区 :城内东大街、南山街、南小西门里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仍保留着古城历史遗韵 。
传统村落 :城内西街村、城河之间顺河村分别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均蕴藏丰富的运河文化历史和大量文化遗产 。
黎阳仓遗址 :位于浚县县城城东大伾山北麓东关村,东临黄河故道,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是运河漕运的历史见证 。
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浚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泥玩距今有 1200 余年的历史,以种类繁多、造型奇特、风格各异著称,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均有收藏。泥咕咕起源于隋末,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2006 年被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浚县社火 :是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源远流长,清朝中期已很盛行。传统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歌和背歌、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