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主要景点有什么

2025-01-26 13:45:32  阅读 12 次 评论 0 条

拙政园主要景点包括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以下是详细介绍:

东园

兰雪堂 :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 年),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 。 景点 拙政园兰雪堂

缀云峰 :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 “联璧”。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 。

芙蓉榭 :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

天泉亭 :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可以坐歇欣赏。亭子之所以取 “天泉” 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 “天泉” 。

秫香馆 :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 幅,一部为《西厢记》, 另一部为《金玉如意》,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

中园

远香堂 :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为四面厅,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于清乾隆时建造,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 “香远益清” 的名句,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

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是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意味隽永 。

雪香云蔚亭 :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周围竹丛青翠,林木葱郁,绕溪盘行,颇有城市山林的趣味。亭为长方形,在池中西部土山上,外观质朴而轻快,亭内匾额 “山花野鸟之间” 为当代书画家钱君陶所书 。

嘉实亭 :园内种植许多枇杷树,枇杷秋天孕蕾,冬天开花,春天结果,夏天成熟,蕴含四季之气,结成累累金丸。嘉实亭既有对江南名园的赞扬,又寓意收获的喜庆。亭墙正中开有方形窗洞,窗洞外一侧是太湖石,石旁冬有腊梅,夏有芭蕉,组成一幅天然的立体图画 。

听雨轩 :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

海棠春坞 :倚虹长廊蜿蜒,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海棠数株,初春时分万花似锦,娇羞如小家碧玉秀姿艳质,有超群绝类之美。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处处有景点题,是读书休憩的理想之所 。

西园

卅六鸳鸯馆 :是西部的主体建筑,靠近住宅一侧,为光绪年间吴县富商张履谦所建。主人钟情昆曲,弯曲拱形的卷棚顶,有很好的传声效果。这里曾是主人宴请和听曲的场所,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洞天 。

小飞虹 :是一座造型优美的单孔石拱桥,也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在拙政园中部的一条狭长水道上,宛如一道彩虹横跨水面,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水上水下连为一体,十分漂亮 。

香洲 :是一座两层舫式建筑,以高雅和洒脱著称,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造型高雅精美,仿佛一艘正在缓缓前行的画舫 。

与谁同坐轩 :是一个设计独特的凉亭,呈扇形形态,亭内有石桌石凳,可休息赏景。轩名取自苏轼的词句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坐在亭中,可近观水中游鱼,远看岸边垂柳,别有一番情趣 。

留听阁 :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可在此听荷叶雨声,欣赏雨景,领略 “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意境 。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74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