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通常指的是成都杜甫草堂,它是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而建的博物馆和园林,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下是相关介绍:
- 历史沿革: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人到成都,在浣花溪边营建草堂居住,历时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杜甫离开后,草堂倾毁,五代前蜀时韦庄重结茅屋,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扩建,基本奠定了如今的规模和布局。
- 建筑布局: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沿中轴线排列,两旁有对称回廊与附属建筑,其间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景点成都杜甫草堂
- 主要景点
-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大雄宝殿,2002年开放,门上匾额“大雅堂”三字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内有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景点成都杜甫草堂大雅堂
- 茅屋景区: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重现了诗人故居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诗意氛围。景点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景区
- 大廨:敞厅式建筑,是中轴线上第二重建筑,因杜甫曾做官,清嘉庆十六年重修时命名为大廨,正中杜甫铜像是雕塑家钱绍武先生作品。景点成都杜甫草堂大廨
- 诗史堂:中轴线上第三重建筑和主体建筑,杜甫诗歌真实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唐朝由盛转衰历史,大厅正中陈列着刘开渠先生刻画的杜甫塑像。景点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
- 工部祠:中轴线上第五重建筑,也是最重要的一重,杜甫曾担任工部郎,被称为“杜工部”,祠堂正中供奉杜甫,左右两边为陆游与黄庭坚,殿内摆放多块明清时期石雕。景点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
- 少陵草堂碑亭:杜甫草堂标志性建筑之一,以茅草作顶,亭内石碑刻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景点成都杜甫草堂少陵草堂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