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的景点众多,主要分为小圈、大圈、外圈及其他景点,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介绍 :
小圈景点
吴哥寺(小吴哥)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寺庙之一,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其造型已作为柬埔寨的国家标志成为国旗的图案。寺庙坐东朝西,主体建筑为三层方形祭坛、回廊和宝塔,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逐层升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 景点 吴哥窟
通王城(大吴哥) :吴哥王朝的首都,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都城,鼎盛时人口达上百万。城市布局呈正方形,城墙周长 14 公里,以宽达百米的护城河环绕。全城 5 道城门,巴戎寺居于城市中心,象征着宇宙的中心须弥山。
巴戎寺 :位于通王城中心,有 54 座哥特式风格的宝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态各异、面带微笑的佛像,被称为 “高棉的微笑”。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1200 米长的浮雕长廊刻画了 11000 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巴芳寺 :是一座献给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建于 11 世纪中叶,寺庙建筑呈金字塔形,有着陡峭的台阶和精美的浮雕。
空中宫殿 :是通王城内的一座寺庙建筑,建筑风格独特,具有神秘的氛围。其基座为正方形,边长约 60 米,高约 12 米,宫殿位于基座的顶部,通过陡峭的台阶连接。
战象平台 :是通王城内的一个大型平台,长约 300 米,宽约 50 米,用于举行皇家仪式和阅兵等活动。平台上有许多大象和骑手的浮雕,展现了吴哥王朝的辉煌和强大。
癞王平台 :与战象平台相邻,是一个较小的平台,因平台上的一尊癞王雕像而得名。雕像的身份和寓意至今仍是一个谜,增加了平台的神秘色彩。
托玛侬神庙 :与周萨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规模很小,但基本结构与吴哥寺相似,可算得上一座缩微模型。
周萨神庙 :规模不大,但值得中国游客特别关注,因为它是由中国工作队负责维修的。现存 9 座单体建筑中除西塔门保存较好之外,其余 8 座建筑毁坏情况极为严重。
茶胶寺 :是高棉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地堆积起三层平台,呈神山金字塔结构,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
塔布隆寺 :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丛林吞没,巨大的古树与建筑相互缠绕,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是《花样年华》《古墓丽影》等电影的取景地。
巴肯山 :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高 67 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顶上的巴肯寺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也是观赏日落的好去处。
大圈景点
豆蔻寺 :奉印度教,建于 921 年,共有五座砖结构的宝塔,按梅花形排列,寺庙的浮雕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斑黛喀蒂寺 :寺庙里有很多阿卜娑罗女神雕像,雕刻精美且细致,保存状况良好。
皇家浴池 :是吴哥窟最大的蓄水池,长约 700 米,宽约 300 米,用于储存雨水和举行宗教仪式,周围有一些寺庙建筑和亭台楼阁。
比粒寺 :是一座印度教寺庙,被称为 “皇家火葬场”,建筑风格独特,由红色砂岩建造而成,爬上庙山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落景色。
东梅奔寺 :建于 10 世纪,是一座佛教寺庙,寺庙的建筑风格与比粒寺相似,也是由红色砂岩建造而成,寺内有一些精美的佛像和浮雕。
塔逊寺 :是古墓丽影的取景地之一,东塔门是亮点,整个被树根覆盖,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周围的自然风光优美。
龙蟠水池 :是一处固定的人工水库,池中有一处小岛,上面有一个小庙宇,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圣剑寺 :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寺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元素,寺内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和浮雕,还有独特的 “林迦” 石雕。
外圈及其他景点
女王宫 :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被誉为 “吴哥艺术之钻”。
崩密列 :可以看到吴哥窟未被发现前在丛林中沉睡的模样,它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规模几乎与吴哥寺一样大,布局和建筑风格也大致相同。
高布斯滨 :又称戈巴斯宾,是一个隐藏在丛林中的神秘之地,这里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和石刻,展现了古代高棉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场景。
罗洛寺群 :包括巴孔寺、罗雷寺和普利哥寺,是吴哥窟地区最古老的寺庙群之一,建于 9 世纪,是高棉王朝早期的建筑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吴哥国家博物馆 :位于暹粒市,馆内收藏了大量吴哥窟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佛像、浮雕、青铜器等,是了解吴哥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