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指的是龙门石窟中的东山石窟,这里的主要景点有看经寺、擂鼓台三洞、礼佛观景台等,以下是相关介绍:
看经寺
洞窟概况 :位于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也是东山最大的洞窟。洞窟高 7 米、宽 5.05 米,窟内高 9 米、进深 10 米、宽 10.5 米。洞的正面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结构二层楼,门额上刻着 “看经寺” 三字。
主要看点 :窟顶雕有莲花藻井,周围环绕着四个体态丰润、形象优美的飞天。洞内东、南、北三壁在高 1.2 米的台基上 浮雕二十九尊罗汉像,身高在 1.80 米左右,均有残毁,相传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二十九位西土 “祖师” 的形象,神态刻划细致入微,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生动有致,栩栩如生,是龙门石雕罗汉群像中的杰作。
擂鼓台三洞
洞窟概况 :包括擂鼓台南洞、中洞、北洞,是隶属香山寺的看经院主体建筑,2008 年发掘,占地 600㎡,前洞高 6 米,现存 700 多尊佛像 。
主要看点 :擂鼓台中洞因雕有 1.5 万尊小佛又称大万伍佛洞,主佛为弥勒佛,洞顶穹隆形,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密宗造像石窟,洞顶也是穹隆形,装饰莲花藻井,马蹄形平面,高 4 米,宽 4.9 米,周围环绕四身飞天,洞内有毗卢遮那佛、八臂观音、四臂十一面观音等佛像 。
礼佛观景台 :是看山赏景的最佳位置,站在此处南北眺望,天阙便展现在眼前,可眺望龙门两山崖壁,窟龛密集分布,还可以对龙门有个宏观印象,将龙门的山景水色,宜人的风光,蓝天、碧水、青山尽收眼底 。
唐党晔洞 :因窟门上刻有唐大历七年(772 年)党晔等人的游记而得名。洞窟内环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神王,佛像服装为通肩大衣,菩萨袒裸上身,洞窟外两侧各造一金刚、天王 。
唐西方净土变龛 :为一方整崖面,造像分上下两层,中间以一条横格间开,龛的内容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刻画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不过窟龛风化严重已残损 。
唐千手千眼观音龛 :约在公元 760 至 859 年,中唐时期开凿。龛内观音三眼十二臂,身体周围刻小千手,呈放射状,同样存在风化严重的情况 。
武周高平郡王洞龛 :由高平郡王、武则天堂侄武重规所凿,未完工。窟内正壁中央高浮雕五个莲台,台上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主佛身穿通肩式袈裟坐于正中莲台上,双手施说法印。大莲花下浮雕一枝粗莲梗,莲梗左右蜿蜒伸出两枝较细莲梗,每枝莲梗上各有较小莲台,上面分立着弟子、菩萨,五朵莲花莲茎脉相连。窟门外两侧各雕有一护法力士,向窟口对称倾斜,形象威武强悍 。
四雁洞 :是一个盛唐时期的中型洞窟。洞窟的窟顶是一个莲花藻井,莲花藻井的四周有四个飞天的四飞雁环绕,四只雁的腿都十分细长,和鹤腿相似,四雁洞之名即来源于此 。
二莲花洞 :在四雁洞南面,二洞的造像雕饰与布局都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