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丹棱景区怎么整合

2025-05-06 23:26:27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

丹棱县 2025 年景区整合以 “全域旅游” 为核心,通过交通网络升级、业态融合创新、品牌文化赋能等多维度推进,形成 “快进慢游” 的旅游新格局。以下从六大方向解析其整合路径:

一、交通网络:构建全域通达的 “快进慢游” 体系


  1. 高速路网串联核心景区
    依托天眉乐高速(S7)、乐资高速(S48)等项目,实现老峨山、幸福古村、大雅堂等核心景区的高速直达。例如,G351 丹棱县城过境段工程将串联柳江古镇、槽渔滩等景点,打造 “行游赏驻” 一体化示范道路。
  2. 美丽乡村路激活乡村旅游
    实施 69 条总长 376 公里的美丽乡村路建设,支撑丹棱县柑橘产业路、青神萤火虫环线等特色线路,形成 “七彩丹棱” 乡村旅游大环线,覆盖 7 个乡镇的生态农业和古村落资源。
  3. 智慧交通提升体验
    建设老峨山游客集散中心、公路驿站、汽车营地等设施,配套智慧导览系统和实时人流监控,实现 “交通 + 旅游” 无缝衔接。例如,长秋山旅游公路串联蒲江朝阳湖与丹棱老峨山,成为跨区域交旅融合的典范。

二、资源整合:打造 “一心三极全域” 空间布局


  1. 核心景区提质升级

    • 老峨山:投资 4.3 亿元完成游客集散中心、民宿集群、智慧旅游平台等建设,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推出 “青松 FUN 假” 徒步、禅修体验等项目,年接待游客目标提升至 40 万人次。
    • 幸福古村:以 “多彩五一・欢乐古村” 为主题,融合扎染、萤火夜游等非遗体验,打造 “文、产、人、节庆、地景” 五位一体的原乡旅游目的地。

  2. 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
    整合龙鹄山 — 桃花源、黄金峡 — 老峨山等 “三极” 资源,形成 “一环多点” 格局。例如,梅湾村建设桔橙主题酒店、亲子乐园和骑行绿道,打造城市近郊乡村公园;龙鹄村推进国防动员基地项目,发展山地康养旅游。
  3.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依托大雅堂博物馆、丹棱白塔等文化地标,开发 “大雅学堂” 研学之旅,将黄庭坚书法文献展、三苏文化融入旅游线路。同时,建设白塔湿地公园,打造 “南有大雅堂、西有白塔湿地” 的城市休闲中心。

三、业态创新:培育多元化文旅消费场景


  1. 精品民宿与文创融合
    启动 “乡乡有民宿” 计划,设立每年 500 万元专项资金,引进外来资本开发幸福古村、峨山村等民宿特色村。例如,幸福古村民宿保留川西民居风貌,提供采茶、制茶等农事体验,配套 “文化 + 创意 + 销售” 的文创空间。
  2. 节庆活动与消费联动
    举办 “丹棱游村・倾橙时光” 春游系列活动,推出 “花期相遇”“历史探秘” 等主题线路,并发放 50 万元电子消费券,覆盖景区门票、餐饮住宿等领域,激活消费潜力。
  3. “旅游 +” 跨界融合
    开发 “旅游 + 农业”(桔橙采摘、茶园体验)、“旅游 + 体育”(老峨山徒步、龙鹄山骑行)、“旅游 + 科技”(古井 3D 动漫村)等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例如,老峨山景区引入《黑神话:悟空》IP,推出主题演艺和互动游戏,吸引年轻客群。

四、品牌营销:强化 “大雅丹棱” 文化 IP


  1. 区域合作与品牌共建
    融入 “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与蒲江、洪雅等共建跨区域旅游线路,如 “石象湖 — 大雅堂 — 峨眉山” 黄金走廊,共享客源和营销资源。
  2. 数字化营销与口碑传播
    通过抖音 “我为丹棱打 call” 线上活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广旅游产品,结合《丹棱文库》编纂和三苏文化学术交流,提升文化影响力。例如,2025 年五一期间,丹棱景区通过短视频平台曝光量超千万次。
  3. 研学与康养品牌塑造
    依托大雅堂省级研学基地、老峨山禅修中心,推出 “东坡足迹行” 研学之旅和森林康养产品,吸引家庭客群和中老年游客。

五、政策支持:创新管理与资金保障


  1. 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县文旅公司统筹景区运营,推动老峨山、幸福古村等资源国有化,并引入岷江东湖等专业团队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建立 “文旅 + 交通” 联合执法机制,打击非法运营,保障市场秩序。
  2. 资金与政策扶持
    设立精品民宿专项基金,出台《支持推动精品民宿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和用地保障。此外,通过 PPP 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家乡村公园建设,计划投资 20 亿元打造龙鹄山、黄金峡等景区。
  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实施《丹棱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推进森林质量提升、矿山修复等工程,确保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平衡。例如,老峨山景区限制日接待量,推广 “无痕旅游” 理念。

六、挑战与应对策略


  1. 利益协调难题
    整合过程中需平衡政府、企业、村民利益,可通过 “景区 + 合作社” 模式,让村民参与民宿经营、农产品销售,实现共建共享。例如,幸福古村成立旅游合作社,村民以房屋入股分红。
  2. 淡季客源不足
    开发四季旅游产品,如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禅修,并通过 “丹棱游村・倾橙时光” 等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同时,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合作,推出 “周末游” 套餐。
  3. 品牌竞争压力
    强化 “大雅文化” 独特性,与眉山三苏祠、乐山峨眉山形成差异化互补。例如,将大雅堂打造成黄庭坚文化研究中心,开发专属文创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

总结


丹棱县 2025 年景区整合以交通为骨架、文化为灵魂、创新为动力,通过 “快进慢游” 网络、“一心三极” 布局、多元业态融合,构建全域旅游生态。未来需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强化生态保护、深化区域合作,将丹棱打造成 “成都都市圈后花园” 和 “大峨眉旅游环线” 的重要节点。

本文地址:http://www.lk-donglai.cn/post/1284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