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内景点丰富,沿中轴线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在两翼则有五百罗汉堂、济公殿等殿堂,寺内还有理公塔、石经幢、石经塔等文物古迹,以下是具体介绍:
中轴线建筑
- 天王殿:灵隐寺的第一重殿,殿门正上方挂有“云林禅寺”和“灵鹫飞来”两块巨匾。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两旁是四大金刚,弥勒菩萨像背后是韦驮菩萨雕像,这尊南宋初期的韦驮雕像高2.5米,是用一根香樟木雕刻而成。景点灵隐寺天王殿
- 大雄宝殿:灵隐寺的核心建筑,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采用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殿高33.6米,面宽7间,进宽4间,气势轩昂。殿内正中莲花台上是佛祖释迦牟尼像,由24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加莲花座共高24.8米。殿内东西两侧站立着二十诸天雕像,趺坐后面东西两侧还有12尊号称“十二圆觉”的坐像,大殿后壁是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的大型雕塑,共有大小佛像150尊。
- 药师殿:为灵隐寺第三重殿,单层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正门上方有赵朴初先生所题的“药师殿”三字,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左边是日光菩萨,右边是月光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大殿两边还有药师佛的12位弟子“药叉神将”。
- 华严殿:灵隐寺的最后一重殿,内供奉有“华严三圣”,即中间手结毗卢印的毗卢遮那佛、左边手持莲花的文殊师利菩萨、右边手持如意的普贤菩萨,3尊佛像仅用一根珍贵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整组佛像高达13米。
两翼建筑
- 五百罗汉堂:重建的五百罗汉堂陈列着平均身高1.7米的五百青铜罗汉,堂中央另建12.6米高的四大名山铜殿,已列为吉尼斯纪录。
- 济公殿:也叫道济殿,供奉着济公像。济公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位惩恶扬善、救苦救难的活佛,深受民众喜爱。
文物古迹
- 理公塔:又名灵鹫塔,位于灵隐龙泓洞口之理公岩,为纪念开山祖师慧理而建,塔内有慧理骨灰。该塔为六角七层高二丈七尺石塔,第三层刻有《金刚经》及“光明净域”“南无宝藏胜佛”等字,第四层以上皆刻佛像,塔旁理公岩刻有梵文。
- 石经幢和石经塔:灵隐寺门口的石经幢和大雄宝殿前的石经塔,是不可多得的五代时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