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南岳72峰中的尾峰,景区内景点众多,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类、自然景观类、红色旅游类等,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介绍:
历史文化类
- 岳麓书院:坐落于岳麓山清风峡出口处,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建筑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等,体现了书院讲学、藏书和祭祀三大功能。书院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历史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遗产。
-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清风峡,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也是岳麓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深秋时节,四周枫红如火,景色十分壮观。
- 古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现在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 云麓宫:位于岳麓山山顶,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的第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宫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宫内供奉着道教神像,宫前视野开阔,可以俯瞰长沙市区和湘江两岸的美景。
-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是一块刻有奇特古文字的石碑,字体苍古难辨,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自然景观类
- 清风峡: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是岳麓山自然风光的代表区域。
- 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这里涌出地表,形成了白鹤泉。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而且将硬币平放在水面可以浮而不沉,被称为“祝福泉”。
- 穿石坡湖:是岳麓山风景区内的一个自然湖泊,湖水清澈,周围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游客休闲散步、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红色旅游类
- 黄兴墓: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领袖之一。1916年黄兴病逝于上海,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其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下,墓庐为花岗岩建造,庄严肃穆。
- 蔡锷墓: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蔡锷墓位于岳麓山白鹤泉左后方,墓冢为圆形,墓前立有墓碑,周围环绕着石栏,墓区环境清幽,是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景点岳麓山蔡锷墓
- 新民学会旧址:位于岳麓山脚下的新民路,是毛泽东、蔡和森等老一辈革命家于1918年4月创立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的会址。旧址为一座古朴的农舍,内部陈列着新民学会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展示了新民学会在湖南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景点岳麓山新民学会旧址